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自2000年上映以来便被视为华语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这部影片不仅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华语作品,还一举夺得了包括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和最佳原创音乐等四项大奖。此外,影片在北美的票房高达1.28亿美元,成为该地区票房最高的外语片之一,而全球票房则达到了2.15亿美元。它成功打破了西方观众对东方武侠的刻板印象,为华语电影赢得了国际认可,并推动了武侠电影在全球的传播。
《卧虎藏龙》的巨大成功不仅奠定了李安在国际影坛的地位,还让章子怡等一众主演得以崭露头角。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玉娇龙”这一角色,就不会有今天声名显赫的章子怡。然而,让人意外的是,当初“玉娇龙”这一角色的原定人选并非章子怡,而是舒淇。后来,舒淇的拒绝使得章子怡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快速跃升为国际明星。
许多网友在为舒淇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对她为何放弃这个可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感到疑惑。多年后,导演王晶在采访中给出了答案。王晶透露,当时的舒淇刚刚崭露头角,片约不断,然而《卧虎藏龙》的拍摄和训练需要演员全情投入,时间长达一年半。在此期间,她几乎无法接其他的工作。
更为严苛的是,《卧虎藏龙》对演员的要求近乎苛刻,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与努力。为了这个角色,舒淇将面临长期的武术训练和艰苦的拍摄条件,这对她而言是巨大的挑战。在权衡利弊后,舒淇最终认为,与其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一部电影上,不如趁势多接几部商业片,选择更加稳妥的道路。
王晶还提到,如果舒淇选择了“玉娇龙”这个角色,她可能会因此损失高达500万港币的收入。更现实的是,舒淇的家庭并不富裕,母亲当时也背负着债务。对于舒淇来说,稳定并迅速获得的收入才是当务之急。她需要的是能够立即实现的经济收益,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明星梦。
此外,王晶还指出,舒淇当时背负着的广告合约,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她的档期安排,成为她放弃“玉娇龙”的另一个因素。多重现实因素交织,最终让她与这个角色失之交臂。
尽管错失了《卧虎藏龙》,舒淇的演艺生涯依然璀璨。王晶也坦言,即便舒淇没有出演“玉娇龙”,她依然会在影坛发光发热。他甚至表示,章子怡应该感激舒淇的拒演,因为正因如此,章子怡才能够通过“玉娇龙”成为国际巨星。
当有记者问舒淇是否后悔错过《卧虎藏龙》时,她和她的团队显得毫不在意。她们多次表示:“拍戏讲究的是缘分,错过就是错过,并无遗憾。”
人生没有“如果”,每个决定都带着其独特的分量。那些未曾经历的路或许令人向往,但走好眼前的每一步,同样能带我们到达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