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年度前十!又一部爆款恐怖片:如何用一部歌舞片讲好黑人故事(绝对排名是什么意思)

绝对年度前十!又一部爆款恐怖片:如何用一部歌舞片讲好黑人故事(绝对排名是什么意思)

2025年已经过半,全球电影市场依然不见起色。

在送走了风光一时的哪吒2后,迎来一片死寂;

北美市场则目睹了一个又一个传统优势项目的倒下,无论迪士尼的真人版白雪公主、漫威的美国队长4,还是奉俊昊新作编号17,通通没能兑现期待。

哀嚎遍野之下,反倒是一部不被看好的黑人题材电影,一鸣惊人。

那便是由黑人导演瑞恩·库格勒执导的R级片罪人。

这部耗资9000万美元的原创作品,在这个“IP策略”仍然占据主流的年代,显得过于激进。但结果证明,华纳兄弟的豪赌是对的。

罪人于7月初登陆北美院线,首周末即获4800万美元进账,截至现在,该片全球票房已达3.46亿美元,暂列2025年全球票房榜第8位。口碑也有不俗表现,IMDB7.7、烂番茄指数95%、豆瓣7.7分……

在刚刚结束的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该片也参与了展映,并成为一票难求的爆款。

罪人凭什么能逆势上扬?

本文不仅要回答这个问题,更想要透过这部作品,聊聊背后的创作趋势、文化现象。

尤其是将它放在类型谱系乃至觉醒文化的笼罩性影响下,我们或许更能看清罪人的特别之处。

以及,在这个互不关心的分裂时代,“讲好黑人故事”如何成为可能。

罪人首先是一部复合类型片。

这似乎无需赘言。试问当下哪个商业制作,不是混搭多种类型?但细看之下,还是有显著差别。

要为复合类型片锚定一个源头,并不容易,但要问它从何时起大行其道,远的不说,近可追溯至“漫威宇宙”的成型。

漫威的所有电影都是复合类型片,且有常量、变量之分。

常量为每部皆有的类型搭配,如科幻/奇幻、动作、冒险,而变量则依据主角定位不同而变化。

如蜘蛛侠系列是校园青春片,美国队长系列是(后)冷战背景下的间谍片,蚁人死侍同为沙雕喜剧,只不过后者更加重口味。

而由罪人导演瑞恩·库格勒掌舵的黑豹系列,则融入了神话史诗的恢弘质感……

总而言之,复合类型作为一套组合拳,早已被漫威玩到极致。

可罪人有所不同。尽管该片也融合了黑帮、歌舞、恐怖等类型,但其玩法,却不是简单相加——把多种香料混合成一种口味,而是利用类型之间的差异和区隔来打破套路,制造意外之喜。

这种玩法,实际更接近艺术片。甚至会令人想起阿根廷的潘佩罗电影小组及其衍生作品,如迷雾中的她或同道沦落人……

其特点在于,在充分调动类型期待的同时,随时予以打破,使叙事变得诡异、莫测,进而充满神秘的魅力。罪人正是如此。

这部电影以典型的“黑帮犯罪片”开场。

荒凉的城镇,一辆老式敞篷车从远处驶来,男主角右手提着一把折断了的吉他,推开教堂的门。

他的左脸有三道血疤,衣衫不整,在父亲的质问下,回忆开始涌入。

随着大倒叙展开,臭名昭著的双胞胎兄弟回到城镇,令人误以为一场黑帮大战即将打响。但很快,氛围转向轻松,原来他们要在小镇开一座酒吧,于是以召集人才为主线的“类盗匪片”叙事展开,直至酒吧开张,夜幕降临,“歌舞片”的狂欢场面旋即上演。不过在另一条暗线中,破坏性力量早已准备就绪,只等时机一到,便拉开“恐怖片”的帷幕。

如此一波三折的类型转换,成为罪人外在的形式特征。

在这部电影中,类型契约成了随时可以被撕碎的废纸。

而之所以如此,也并非任性而为,究其本质,实际是导演在这个“后故事时代”,试图从观众手里重新夺回“叙事权”。

于是在他的镜头下,故事不再是一条按图索骥的因果链,而回归到一种因果不断被意外侵蚀的不确定性状态。

也正因如此,导演得以重新掌握观众的注意力,使电影院再次成为凝视之地、造梦之所。

在罪人所调用的类型元素中,“恐怖类型”无疑居于核心地位。

近年来,北美恐怖片有回潮迹象。

特别是近两年,每每有小神作诞生。如A24出品的回应我、异教徒,另一家新贵厂牌NEON的长腿、怪猴,以及在年初奥斯卡(第97届)上获得5项提名的某种物质,还有入选今年戛纳(第78届)导演双周单元的危险动物……

这批恐怖片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只把恐怖类型作为一种制造内心战栗的手段,更作为一把击穿现实的利刃。

换言之,它们都是“体验派”与“社会派”的结合。

某种物质激起的不只是对衰老身体的恐慌,更是对整个娱乐业畸形审美的批判;

长腿再现的不只是横跨三十年的连环灭门惨案,更是雷根时期极端道德保守主义盛行下的人心惶惶;危险动物乍看只是一部B级砍杀片。

细看之下,正反派大对决就有了左右翼无法共存、势必拼个你死我活的时代指涉。

同样,罪人也把“恐怖片”作为一种方法,由表层的生理恐惧,进入现实肌理、历史深处。

这部电影绝不只是一部卖弄暴力奇观的血浆片,往深了说,它其实是一部黑人文化史、蓝调流行史,乃至于一部极简版的美国种族史。

罪人的故事,源于一个传说。

那是美国蓝调音乐史的传奇人物,名叫罗伯特·约翰逊。他生于1911年,年轻时并未展露出太多天分,直到20岁这年,他离开家乡,不知所踪,数月后归来,吉他技艺已然出神入化。于是便有传言,说他在深夜的路口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以交换音乐才华。但也正因魔鬼的诅咒,他在年仅27岁时便意外身亡。

现在看来,这一切当然都是编造。关于约翰逊的真相,也早已破译。那不过是个痛苦之人,试图用音乐救赎自我又终究难逃厄运的悲剧。

不过有趣之处在于,这个传说因何而起。除了大众对神秘事物的偏好,更重要是,其背后隐含有浓重的殖民色彩。

即,欧美大陆的殖民者为了让奴隶时刻顺从主人的意志,便把宗教作为“驯化”工具,并把一切游离于宗教之外的娱乐,视为奇技淫巧,会引魔鬼上身。这是传说兴起的土壤。

而罪人正是借由这个传说,来诉说黑人的苦难史。

片中的主人公萨米是个蓝调天才乐手,小小年纪,便弹唱俱佳。而他的父亲正是一位牧师,时常告诫他,要放下吉他,远离魔鬼的召唤。

这部电影从一开始,便弥散着殖民历史的阴影。越往后看,阴霾就会越重。

不过,在真正堕入黑暗之前,影片首先为我们展现的,是蓝调与黑人社群的关系。

整个故事的起点,是从芝加哥带着黑金归来的烟囱兄弟(由迈克尔·B·乔丹一人分饰两角)——即萨米的双胞胎堂哥,要在小镇开一个酒吧。

随着故事进行,三兄弟不断深入1930年代密西西比三角洲克拉克斯代尔镇的黑人街区,而那里,正是历史上蓝调的诞生之地。

导演瑞恩·库格勒显然深谙黑人音乐史,不仅因为他请来年近九旬的“布鲁斯之王”巴迪·盖伊来饰演老年萨米。

更因为在影片中,你几乎可以遍历蓝调音乐发展的轨迹。

蓝调起源于美国南方种植园时期,黑奴用白人听不懂的俚语演唱,抒发心中郁闷。这种起初被唤做“田间呼喊”的音乐形式,便是蓝调的前身。

随着蓄奴制在十九世纪末解体,黑人名义上重获了自由,但严苛的种族隔离政策仍在加剧不平等,使得多数黑人仍被困在白人的土地上。

这时一些会乐器的黑人,开始离开土地,走进酒馆,弹唱谋生。

片中绰号为“瘦子”的老乐手,便是这号人物。

而借由他的眼睛,我们看到路边的那群黑人囚犯,正在一边劳作,一边歌唱。他们口中类似于劳动号子的小曲,无疑正是对“田间呼喊”的回应。

由此,蓝调音乐史,正在暗暗谱写。

我们看到,在酒吧的聚会上,萨米演唱的那首为父亲所做的歌曲,明显带有“乡村蓝调”的典型特质——结构简单,歌词不断重复,但每遍都不一样;

而萨米心仪的女歌手珀林则是“古典布鲁斯”高手,这是由20年代一群黑人女歌手兴起的唱法,在乡村蓝调的基础上,使结构变得更复杂、演唱更细腻;而当影片接近尾声,老年萨米再次出现时,已置身芝加哥,那里正是黑人几次北上的重要聚集地,而蓝调音乐也正是随着黑人北迁,逐渐流行到全美,并深刻影响了后来的爵士乐、摇滚乐……

如此不难发现,罪人的企图之一,正是要唤醒这段历史。除了重述殖民伤痛外,它更想要重申的是音乐对于黑人社群的治愈作用,以及黑人文化的生命力,是如何注入并改变了整个流行音乐史。

而这一切,都在那场点燃了房子的群舞长镜头中,得以体现。只见在萨米的歌声中,历史与未来被打通,非洲部落的原始舞蹈、摇滚、嘻哈、乃至中国戏曲,都在同一时空上演。像一场梦,却无比真实。

罪人另一个有趣的设置,是片中的反派并不是想当然的盎格鲁撒克逊白人,而是爱尔兰移民。即片中的那位吸血鬼大佬雷米克。

这部电影由40分钟起,开始渐渐步入恐怖片节奏。具体说,是恐怖片的一个亚类型:吸血鬼片。

这一类型肇始于1922年的德国默片诺斯费拉图,历经百年,有过多次流变。简单讲,是由早期宗教意味十足的道德宣扬片,到后来融合了哥特美学的存在哲学片,再到前几年与青春偶像剧结合的爱情伦理片……

与其形象由鬼怪、到贵族、再到偶像同步变化的,是主题由道德焦虑、到生存困境,再到身份认同的变迁。

而罪人在此基础上,把吸血鬼的特质转化成了一种“种族生存策略”。

影片实际为黑人亚裔主角团设置了两个敌营,一是白人3K党,出场时间不多,代表种族灭绝的危险;另一个则是吸血鬼们,他们具有强大的同化能力,加入他们(即被咬),则会永远失去个体性,并在一种集体主义幻觉中得到永生。

而之所以选爱尔兰移民作为吸血鬼头目,恰是因为,如果我们回溯美国种族史,爱尔兰移民恰是融入美国社会或许最彻底的一支。他们大多几乎丧失了自己的文化、民族性,变成了高度同一性的“美国人”。

于是罪人隐藏在吸血鬼大战后的种族隐喻,也就不言而喻了。那便是一种生存策略选择,是永远地融入他们,还是继续做我们?

也正于此处,这个看似架空、喧闹的故事,与当代世界的普遍性问题——身份认同焦虑,产生了直接对话。历史的先声,在此刻有了回响。

就像是片中的萨米所选择的那样,当他的同胞已经被蚕食殆尽,吸血鬼大军日渐庞大,把一切“非我族类”都视为异类之时,他拿起吉他,挥向雷米克的头颅。那一刻,太阳兀自升起,明天裹挟着未知降临。之后他坐上车,去了芝加哥。一场漫长的重逢,正在那里等他。而他手中的那把吉他,传说是“布鲁斯之父”查理·帕顿留下的——约翰逊正是深受其影响,此刻,吉他到了萨米的手中,蓝调由此传唱至城市。

这条由音乐穿起的传承之旅,也成为黑人身份的确认:终究是我们的音乐,改变了你们,而不是被你们淹没,彻底失去了声音。

罪人最难能可贵之处,恰恰是在这个被“政治正确”不断拖入无聊境地的创作环境下,率先写出了一个充满趣味的故事,并在文本深处,埋下浓重的文化情结。它并非议题先行的政治宣言,而是把故事讲到极致后的其义自现。

这似乎在提醒所有创作者,该如何把自己从观念的泥淖中拔出,重新走进那片素淡的平原,让电影回归到娱乐与艺术交织的净土。也许所有玷污这片净土的人,才是真正的罪人。

特别声明:[绝对年度前十!又一部爆款恐怖片:如何用一部歌舞片讲好黑人故事(绝对排名是什么意思)]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今日霍州系信息发布平台,霍州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猜你喜欢

戏红人不红!演好人慈眉善目,演坏人恶贯满盈,54岁的他早该火了(戏红人不红的演员排名)

他的第一段感情是与导演哈达的婚姻,两人因共同话题走到了一起,但也因为对爱情的理想化,最终没能走到最后。如今,他与妻女共同生活,事业爱情双丰收,让人不禁感慨,正如他自己所言:“那些年在观众视线背后的努力,最终成…

戏红人不红!演好人慈眉善目,演坏人恶贯满盈,54岁的他早该火了(戏红人不红的演员排名)

静态扭矩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基尔普朗克(静态扭矩传感器和动态扭矩传感器)

静态扭矩传感器通过测量弹性体在扭矩作用下的形变(如应变、角度偏移等)来间接计算扭矩值。 特性静态扭矩传感器动态扭矩传感器测量状态静止或低速匀速旋转高速旋转或瞬时变化扭矩信号传输有线为主可能集成无线滑环响应频…

静态扭矩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基尔普朗克(静态扭矩传感器和动态扭矩传感器)

看完剧版《长安的荔枝》,再看影版,我想说,真是没比较就没伤害(电影长佂)

影版《长安的荔枝》首映当天的票房高达7800万,观众看完后纷纷泪洒影院;而剧版一开播,就被原著粉丝骂为“魔改”,连大牌演员都无计可施——这差距,比长安到岭南的距离还要远呢!最让人生气的是,剧版把原著中“一人一…

看完剧版《长安的荔枝》,再看影版,我想说,真是没比较就没伤害(电影长佂)

iPhone旧机秒变“新款”,华强北大神们赶紧跟进,老用户有福了(iphone 旧机)

但是对于iPhone 14系列之前的苹果手机,还得必须使用Lightning接口,出门一堆线材,搅和在一起,让人脑袋变大。但是我们想归想,没有能力实现,不过好在Ken Pillonel帮我们实现了,并且该…

iPhone旧机秒变“新款”,华强北大神们赶紧跟进,老用户有福了(iphone 旧机)

35岁小莫被捕真相:仅欠超1200美元赌债大莫公开否认欺诈罪名(小莫和95后牛人)

对此,大莫里斯也为了弟弟发声,称这整个事情无疑是胡说八道,让人非常烦恼。他提到,根本没有发生任何欺诈行为或开空头支票的事件,实际上只不过是因为小莫在某个赌场欠下了一笔尚未结清的款项。他指出:“如果你在赌场欠款…

35岁小莫被捕真相:仅欠超1200美元赌债大莫公开否认欺诈罪名(小莫和95后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