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档,《731》未能亮相,而最火的电影无疑是《南京照相馆》!作为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它揭示了历史的血泪,触及人性的深渊,阵容强大、题材沉重,堪称一部值得期待的佳作。导演申奥,凭借《孤注一掷》积累的口碑再度执导,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等明星阵容也为影片增色不少,绝对吸引眼球。
尽管豆瓣评分高达8.5分,几乎堪称神作,口碑上更是轻松超越了《金陵十三钗》,但影片的剧情却显得有些虎头蛇尾,主旋律的框架虽强,但细节和逻辑的处理仍显不足。与《孤注一掷》和《受益人》相比,申奥导演似乎在逐渐退步。
电影开头部分,气氛震撼:轰炸机呼啸而过,民众四散奔逃;日军如猛虎扑城,守军在绝望中崩溃,视听冲击力十足,瞬间带领观众回到那个生死存亡的抗战岁月。
王传君饰演的王广海,作为日军翻译官,竟然亲手扮演“斩首模特”,那副谄媚虚伪的笑容充满了世故与阴险,他的演技可圈可点。王广海与日军照相师伊藤秀夫不期而遇,他们救下了邮差苏柳昌,误以为他是“吉祥照相馆”的工作人员,认为他能为日军提供照片的冲洗服务,从而为影片的命运起伏埋下伏笔。
苏柳昌抵达“吉祥照相馆”后,遇见了金承宗老板与他家人的绝望生死挣扎,他们藏身地下室,躲避着日军的追杀。王广海为了救情妇林毓秀,也将她安排进了这座恐怖的避风港,情节发展充满了悬疑与紧张。
进入电影的中段,日军暴行赤裸裸地呈现:在河边,日军对无辜百姓的屠杀,慰安妇走过街头失魂落魄的样子,都让人触目惊心。王广海的冷漠与漠视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这些镜头直击观众的痛点,暴行和非人道的残忍让人不禁扼腕叹息。
尤其是那段“南京童谣”搭配日军的血腥场景:高耸的梯子、沾满鲜血的砍刀、碾压尸体的军车,真切地展现了那段历史的深重痛苦。电影中,日军为了让众人保持安静,竟当场摔死一名婴儿,逼迫苏柳昌与林毓秀手抱婴尸强颜欢笑,这一幕令人震惊!虚假的影像比子弹更能刺穿人心,电影在这里巧妙地呈现了政治宣传的可怕力量。
为了求生,苏柳昌只能为日军冲洗照片,然而当金老板看到那些描述暴行的照片时,他愤怒而痛苦地表示:“这照片不能洗,洗了就成了汉奸。”一语道出对日军的深切憎恨。电影在这一环节展现了中国人对侵略者的无尽仇恨与绝望。
而后,苏柳昌把通行证让给了金老板的妻子与女儿,没想到她们出门后却背信弃义,导致两人惨遭奸杀。这一转折充满了悲剧色彩,让人愤怒不已。
接下来的剧情中,王广海与林毓秀的对话火药味十足。林毓秀批评他为何不娶自己,并借戏剧中的角色来表露心声,言辞锋利,充满对未来命运的恐惧。王广海则愤怒地宣泄国家的失败,他提到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南京的快速沦陷等历史事件,尽管他的言论偏激且不客观,却深刻揭示了他内心的恐惧与自私,展现了投机主义的丑陋面目。
然而,随着剧情推进,影片的逻辑开始逐渐崩塌。宋存义,这位逃兵竟然藏在林毓秀的箱子里,躲入“吉祥照相馆”,让整个情节充满荒诞性。当他看到自己兄弟被杀的照片时,精神崩溃,做出了自杀式的冲动举动,明明是为了大义,却表现得毫无理智,这一情节也显得有些勉强。
高潮部分,伊藤秀夫的邪恶面目终于浮出水面,他意图侵犯女主角并杀害王广海。金老板与苏柳昌联手偷袭,最终打倒了伊藤秀夫。战斗场面虽紧张,却也带有一些不合常理的地方,比如,伊藤秀夫死而复生,苏柳昌在临终前还不忘烧掉那些照片,虚伪的民族主义情感被极力煽动。
影片的结尾,尽管日军遭到了清算,民族情绪被推至高潮,但整部电影却未能完全实现情感的深刻释放。那些暴行照片的曝光、伊藤秀夫的自杀、战败后的惩罚,虽然让人感到一些释然,但依旧带有过多的不真实感和细节漏洞。
尽管《南京照相馆》凭借其强大的题材和演员阵容,在票房和口碑上大获成功,但与《金陵十三钗》、《屠城血证》、《南京大屠杀》等经典相比,影片在情感深度和历史厚重感上仍显得有些不足。其与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相比,也缺乏同样的震撼力。最终,虽然票房和口碑成功,影片的成功更像是借助民族情绪的力量,类似于《叶问》的票房奇迹。
如果电影制作者继续依赖这种民族情感的煽动,而忽视剧本的合理性与细节的精致打磨,那么这类电影永远只能成为快速消耗的“快餐式”感动,观众的失望与反思也将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