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omo
01 江宁,你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每当张子枫饰演完一个角色,她总会从角色中带走一些特别的东西。
在拍完《穿过月亮的旅行》后,张子枫带走了秀珊的包,甚至在接受鲁豫采访时,她依然背着那个包。之后,在《我的姐姐》杀青时,她佩戴着安然的手串,站上华表奖的舞台时,她的这条手链也随着她一起亮相。她说:“我的安然应该已经变成了天上的小鸟,或是水中的小鱼,去了她渴望的地方…我也该继续前行了。”
拍完《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后,张子枫带走了江宁的三双冰鞋,以及一只戴在手腕上的纸环。电影的杀青戏是在轮滑馆拍摄的,进场时,她需要戴上手环。虽然电影已经杀青,但她舍不得摘掉那只纸环,它和她一起留在北京待了两天。
这一次的告别,似乎与以往的角色有些不同,超出了她以往的经验。过去,角色告别的标志通常是换掉发型的那一刻。例如在拍《快把我哥带走》时,当她看到自己依然保持着电影中时秒的发型,她便剪了个狗啃刘海,想要和角色彻底告别。她又继续带着这个刘海演了《你好,之华》。
但对于江宁,张子枫却始终觉得难以告别。她甚至常常画她,内心舍不得离开这个角色。她曾说:“我也希望江宁的一些力量能一直存在我的身体里。”
江宁是一个与张子枫性格完全不同的女孩——她是一个强者,敢于直白地展现自己的欲望和野心,为了赢取一切不顾一切。跌倒、疼痛都无法阻止她,她总能爬起来,逼迫自己走上只剩最后一条路,像冰场上的锋利刀刃一样。张子枫觉得江宁甚至享受疼痛,不愿意麻木,宁愿承受痛苦也不想失去自己的力量。她曾在心里感叹:“江宁,我好想成为像你一样的人。”然后她怯怯地问:“江宁,像我这样的人,你会想和我做朋友吗?”
02 我现在能做得更好吗?
她是12岁就摘得冠军桂冠的天才滑冰运动员,在发育期的困惑与成长痛中,为了可能是职业生涯最后的机会拼尽全力训练。然而,她的母亲和教练王霜的关注却逐渐转向了钟灵这个天才对手。
她不甘心失败,拉着钟灵挑战:“咱们比一场,看谁才是真正的陪练。”她是一位公认的天才少女,在8岁时就出演了《唐山大地震》,以精湛的表演获得观众的赞誉,很多人认为她天生就该当演员。凭借电影中的“小方登”一角,她荣获了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新人奖。
这些年,她和角色们的困境或许相似,许多人经常在采访中问她关于“天赋”的问题:“如果天赋是一种恩赐和幸运,那么它是不是会有一天消失呢?”小时候,她害怕天赋消失,觉得自己拥有了一种特异功能,如果失去了,那该怎么办?
面对即将上映的作品,她常常焦虑不安:“这部戏能打动观众吗?他们会不会觉得它不够好?”她害怕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的热爱和经验不足以支撑角色的需求,也害怕某些东西会被“消耗殆尽”。
她曾给自己找过一些方法,比如开始了“公交车之旅”。她跑去坐双层公交车,喜欢在上层前排的位置观察路人,想着自己若有一天成为他们,应该如何面对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随着年龄增长,张子枫的答案发生了变化。如今,她不再害怕,而是想要抓住每一个享受的瞬间:“我一定会尽可能地抓住它,不让它溜走。”
她发现,曾经内心的焦虑已经转化为如今的积极行动。每一个与对手演员的互动,每一个被剧情打动的瞬间,都让她更加坚定——“我依旧深爱着表演。”
作为演员,她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2015年,她在《唐人街探案》中饰演“天才少女”思诺,这个角色可谓她演艺生涯的一个分水岭。张子枫说,这是她第一次接到一个相对独立的角色,从这部戏开始,她对演戏的理解也有了新的认识——演戏不仅仅是凭感觉,更需要花时间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随着经验的积累,她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技方式,比如通过写人物小传,思考角色的行动逻辑和支点。在《你好,之华》中,她通过少女之华的视角写日记,捋顺人物逻辑,把自己放入情感中,仿佛自己就是这个人。拍《我的姐姐》时,她为了准备角色,特地去医院实习,和护士们聊工作、聊对未来的期待。为了《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她努力练习滑冰,虽然初期充满了挫败感和焦虑,但她始终坚持。
她常常质问自己:“如果我没有做到江宁,没能饰演她,我会遗憾吗?”答案是:“我会遗憾一辈子。”正是这份执着,让她最终找到了江宁的“轴”。
导演周璟豪曾提到过一场戏,江宁被吊杆吊起练习,导演在犹豫是否喊“卡”时,看到了张子枫极为兴奋的状态。张子枫不停地喊:“再来,再来。”导演一度无法分辨这句话究竟是张子枫对他说的,还是江宁对母亲王霜说的,但她脸上的兴奋无法伪装。也正是这一刻,让导演更坚定了江宁必须是一个主动、有力量的角色,而非受害者。
在张子枫眼中,江宁永远充满站起来的勇气,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
03 成为江宁,成为张子枫
张子枫最初接下江宁这个角色,是因为她觉得江宁在最终应该会找到自己内心的答案,或者至少和解。然而,随着拍摄的推进,她发现江宁未必找到了她的答案,反而越来越明白的是——江宁其实是在拥抱她的真实自我。
张子枫说:“这不是一个和解的过程,而是一个找自己的过程。”比起结果,过程显得更加重要。当你不再执着于最终的答案时,反而能享受这一过程的美好。
至于江宁是否愿意和她做朋友,张子枫在对角色不断加深的理解中找到了答案——她不需要去做江宁。江宁会告诉她:“做自己就好。”
张子枫曾经希望自己是一个更“佛性”的人,但因江宁的影响,她敢于直言:“我想成为一个有野心的女孩。”坚持自己想要的,那就是她的野心。至于输赢、结果,似乎不再那么重要。或许努力未必总能赢得比赛,但重要的是,能够享受这个过程,并对得起自己。
电影《花漾少女杀人事件》鲁豫观影团
北京特别观影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