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门遗产争夺战中,63岁的史晓燕手握“正义的火炬”冲入娃哈哈的百亿遗产争斗,俨然成为2025年最具讽刺意味的网络行为艺术家。她与杜建英——宗庆后的非婚伴侣,是中欧商学院的同学,站在镜头前毫不留情地批评宗馥莉“缺乏教养”“心狠手辣”,并为杜建英声泪俱下,称其“单纯可怜”“从未露出微笑”,简直化身道德的法官。
然而,网友们如探照灯般的“考古铲”揭开了她自己身世的尴尬往事。史晓燕的“正义宣言”其实是一个大型的双标现场:她指责宗馥莉“贪婪地垄断家产”,却被曝光在离婚时威逼前夫“终身禁育”,以确保孩子们的继承权;同时,她猛烈抨击宗馥莉“无情地疏远家人”,却发现自己的三个孩子与她断绝了五年的联系,连儿子的婚礼她都不能出席;她将杜建英颂扬为“柔弱才女”,却对自己在婚内出轨、依靠富豪、甚至用棒球棍砸前夫家这段往事默不作声。
这种“以严责人、以宽待己”的错位,暴露出她所谓的道德批判无非是掩饰自我利益的伪装。为了追逐流量,史晓燕已然成为“惯犯”。去年,她讥讽向太陈岚参加《一路繁花》是“坐轮椅捞金”,却被向太反击为“创业失败的蟑螂”;在节目《非你莫属》中,她毫不留情地贬低求职者“不值六千月薪”;甚至在演员朱媛媛去世后,她还开直播解析“双鱼座憋屈致癌”——对他人尊严的践踏似已成为她追逐流量的密码。如今插足宗氏家事,实际上只是将“人血馒头”的惨烈宴会升级到豪门的层面。
史晓燕的翻车还反映出现代网红生态的病变:当道德沦为表演的工具,人设也随时可被撕毁。她自诩为“商界木兰”,却将商学院的光环当作“上位指南”:从协和的护士到外企的前台,两段婚姻作为跳板,依靠男人的资源创立了伊力诺依品牌,最终在直播带货中消耗了外界对她公信力的残余。
这种“伪独立女性”的形象崩溃,真如向太所言:“自己都过得稀里糊涂,竟还有闲情逸致指点江山。”更让人扼腕的是,当史晓燕呼吁宗馥莉“接纳弟妹”时,评论区泛起的并非愤怒,而是荒诞的狂欢:“姐,棒球棍代言接吗?”“建议与杜建英组建小三复仇联盟。”大众的戏谑其实是对道德虚无的警示——在网络无法容纳真诚讨论的时代,剩下的只是史晓燕式的“道德裸奔”的呐喊,公共话语的根基亦将在此崩溃。
最终,史晓燕删除了斥责的视频,并转而分享自己的下午茶自拍,犹如这场闹剧的隐喻:那些蹭热度的人终将被流量灼伤,而假面舞会终将成为满地狼藉。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审视自己的灵魂比评判他人更为紧迫。当史晓燕们忙于编织他人的“罪状”时,殊不知每一根投出的道德矛枪,最终都会调转方向,扎向自己那千疮百孔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