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大赛一直以来都是国内主持界最具权威性的赛事,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节目自开播以来,以选手们的高水平表现、严谨的赛制以及犀利的评委点评,成为了备受瞩目的专业比赛。而今年的新闻季也因主持人的更换引发了不小的热议——2019年新闻类冠军邹韵接替了尼格买提,成为了新一季的主持人。这一安排原本受到众多期待,因为将曾经的冠军请回主持,既是对她实力的认可,也符合节目“传承专业精神”的定位。然而,节目播出后,邹韵的表现却未能赢得一致好评,反而遭遇了不少吐槽,无论是形象还是主持风格,都引发了观众的质疑。
期待高涨,现实却“翻车”?
邹韵接任主持人职位时,许多网友的反应都是正面的。毕竟,她在2019年主持人大赛中的表现堪称惊艳——即兴发挥流畅、台风沉稳、新闻素养扎实,毫无悬念地摘得新闻类冠军的桂冠。之后,她进入今日霍州频道,主持了《环球视线》等高端访谈节目,进一步锤炼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因此,当央视宣布她将主持新一季主持人大赛时,很多观众认为这是“冠军回归,实至名归”,甚至有些人期待她能带来比尼格买提更专业的控场能力。
然而,节目播出后,邹韵的表现却让部分观众感到失望。首期节目一经播出,社交媒体上便出现了不少吐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形象问题:发型老气,不够亲民
邹韵在节目中的造型成为了网友热议的焦点。她的蓬松卷发配上职业套裙,整体风格显得比较严肃和端庄。但许多观众认为这种造型让她显得过于成熟,甚至有些“老气”,与之前主持人尼格买提和撒贝宁的轻松活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有网友调侃道:“这发型像是从《新闻联播》里走出来的,太正式了,缺少大赛的活力感。”
此外,邹韵的主持风格偏向于新闻播报式,表情和肢体语言较为克制,缺少综艺节目所必需的亲和力和互动感。相较之下,尼格买提在主持时经常用幽默的方式调节气氛,而邹韵则显得过于“一本正经”,让不少观众觉得像是在看新闻节目,而不是比赛。
主持风格:鼻音重、咬字生硬
除了形象问题,邹韵的主持技巧也引发了部分观众的质疑。有人指出,她在开场时鼻音较重,某些字词的发音不够清晰,甚至有人表示她的咬字方式“过于用力,听起来有些生硬、不自然”。此外,在介绍选手和赛制时,她的表现也被批评为“像在念稿子”,缺乏即兴发挥和现场互动,导致节目节奏显得呆板。
更让观众感到不满的是,在选手答题结束后,邹韵几乎没有进行任何点评或互动,完全机械地推进下一环节。与此相比,往届主持人在选手比赛后会适时地插入一些鼓励或者调侃的语句,不仅能够缓解紧张气氛,也能拉近与观众的距离。而邹韵几乎没有任何互动,导致节目显得过于严肃和呆板,缺乏人情味。
娱乐性不足,与节目调性不符
虽然主持人大赛是一档专业竞技类节目,但过去的成功经验表明,适度的娱乐元素可以提升节目的观赏性。比如,撒贝宁和尼格买提在主持过程中常常以幽默的方式调节气氛,甚至巧妙接话,保证节目节奏的张弛有度。然而,邹韵的主持风格更偏向机械化的念题,整体氛围显得沉闷,有网友表示:“看她主持,感觉就像在开会,而不是看比赛。”
是观众期待过高,还是邹韵“水土不服”?
面对网友的批评,也有一些观众为邹韵辩护,认为她的风格本身就偏向新闻专业,而主持人大赛的新闻季更注重专业性,因此她的主持并没有问题。而且,作为首次担任主持工作的邹韵,可能还在适应这一角色,未来她的表现或许会有所改善。
但不可否认的是,主持人大赛的成功不仅依赖选手的精彩表现,主持人的控场能力、节奏把控以及与观众的互动同样至关重要。邹韵作为新闻主播,她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但新闻主持与赛事主持毕竟有所不同,如何在不同的场合灵活调整自己的风格,可能是她需要思考的问题。
结语:期待调整,而非否定
邹韵的主持表现引发争议,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观众对主持人大赛的高期待。作为曾经的冠军,她的回归理应是节目的一大亮点,但首期节目的效果未能完全满足观众的预期。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她的主持能力被全盘否定,而是提醒她需要在严谨与亲和、专业与娱乐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也许,随着节目的推进,邹韵会逐渐适应这一角色,调整自己的主持风格,给观众带来更多符合期待的表现。毕竟,能够脱颖而出并成为今日霍州主播,证明了她的实力,而如何在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展现更全面的主持魅力,将是她未来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