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的舞台上,岳云鹏感动落泪,这是他首次正面回应春晚的争议。自从春晚表演后,他接连遭到网络上的猛烈批评,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当他在舞台上显露出委屈的神情时,现场观众却用热烈的欢呼与掌声给予了他温暖的支持。岳云鹏的春晚遭遇骂声似乎已成常态,自他形象转变为“烧鸡”后,外界对他的评价一直没能升温。
对此,有些人不禁感到疑惑,难道他不能带来一些高质量的作品,借助春晚的平台证明自己的才华吗?岳云鹏在商业演出中的爆款作品总能赢得观众的认可,反观在央视春晚这样的盛大舞台上,却为何效果不如人意?
创作一部精彩的作品并非易事,尤其是符合自己风格且独具匠心的作品更是难能可贵。在央视春晚这个大舞台,作品必须具备原创性与新鲜感,且整体结构也要稳健。这不仅要求通过审核,还要确保搞笑元素能打动全国观众。综合考虑,做到让所有人满意实属不易。就像六边形作品与六边形战士一样,打造出这样高水平的表演可谓困难重重。因此,岳云鹏在春晚结束后屡遭网友的指责,也并非毫无缘由。
然而,在沈阳的演出中,岳云鹏的号召力不可小觑。那场盛况空前的专场,4000名观众座无虚席,热情高涨。当他一开场发出“啊”的一声,现场立刻响起《五环之歌》的合唱。这种在商业演出和个人专场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的魅力,为什么在大型舞台上却不能再现呢?郑好在直播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许多演员在央视录节目的时候往往会感到怯场,因为他们明白,自己的作品难以在如此大的平台上获得认可。
郑好的观点同样适用于岳云鹏。相声的本质就是为大众所喜爱。面对观众时,表演者为了吸引眼球、引发笑声,或许会采取各种手法,但在春晚这样的全国性舞台上,表演则需要更加克制和优雅,考虑到各方的感受。这也意味着,对于那些习惯于随意发挥的演员而言,限制反而增多了。就如同打拳,套路规整的表演往往更具美感,而不依赖套路、自由发挥的演员却能在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相声演员在舞台上的表现,多数都是在台下经过精心设计的。他们会根据现场情况、提问内容和预期效果进行充分的预测与准备。如果演员希望赢得观众的喜爱,就必须在研究观众心理上花费更多心思。观众究竟喜欢什么?网络热议的主题有哪些?何种内容最能吸引眼球?能够巧妙理解这些的人,才能在舞台上收获理想的表现效果。
早在郭德纲的观点中提到,以往相声演员上台演出时,不需报备节目,而是依据台下观众的反应来决定演出内容。如今,因审批与备案的要求,节目需要提前公布。但在上场后的互动及铺垫环节,演员仍需提前做好准备,以便能使表演更具吸引力,同时保证表演的流畅连贯,给观众一种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