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种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由学员和导师组成,通过导师的点评来决定学员的命运。理论上,导师应该是资历深厚、实力强大的人才是合适的。然而,一些明星导师却明显实力一般,却趾高气昂地在评委席上指责他人,让人不禁质疑他们的勇气来源何处。
例如,《中国好声音》的导师那英虽然歌唱实力有目共睹,作为导师却时常偏袒特定选手,而非从专业角度出发公正评判。她在节目中多次因个人喜好而做出不公正的评判,比如在评定周深时,仅凭“缺乏冠军气质”的主观判断将其淘汰,引起了不少争议。
类似地,丁太升作为自诩的乐评人,尽管自身音乐成就有限,却频繁在节目中发表“毒舌”言论,对娱乐圈专业歌手甚至新人进行无理批评,如对萨顶顶、海来阿木和张靓颖等的攻击,引发广泛争议和不满。
此外,柯以敏虽然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却缺乏代表作品,却在评委席上表现得“大杀四方”,时常爆粗口,对选手不公平地进行淘汰,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这些明星导师虽然实力有限,却在节目中频频批判他人,引发了公众对其资格和专业性的质疑。对于这些“好为人师”的行为,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