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老艺术家陈述,大家都会想起他在中国电影界的光辉历程。这位德艺双馨的老爷子一生奉献了无数经典角色,他的作品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陈述去世后,他家却因为一套房子闹得一团糟。原配的几个孩子和后妻李波发生了激烈冲突,最终一场官司把家里的一切弄得鸡飞狗跳。这件事当时在网上热议,大家既为陈述的艺术成就感慨,又为他家里的破事感到遗憾。
陈述,本名陈致通,出生在1920年6月30日的上海。当时家里贫困,他甚至未完成中学学业就因家境原因辍学了。1934年,他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了抄报员,闲暇时自学了高中课程,展现了不小的自学能力。此后,他考进上海邮政管理局,一边工作一边接触戏剧,逐渐开始走上艺术之路。1952年,陈述正式加入上海电影制片厂,投身电影行业。
陈述演技精湛,特别善于把握角色的精髓。他参与了近40部电影,最为人知的是《渡江侦察记》,在这部电影中,他饰演了一个敌军情报处长,阴险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广受好评。此片也为他赢得了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的个人一等奖,真真切切的荣誉。
除了《渡江侦察记》,他还参演了《铁道游击队》《末代皇帝》《鬼子来了》等经典影片,每一部作品都能看出他的用心与努力。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还授予他优秀电影艺术家的称号,表彰他在电影艺术上的卓越贡献。
但可惜的是,这位老艺术家在圈内外都口碑极好的陈述,却在去世后,家庭却因为遗产问题闹得不堪入目。
陈述的感情生活也充满了戏剧性。他的第一任妻子陆维华,是他在剧团里认识的。两人因共同的戏剧兴趣走到一起,婚后育有四个孩子。陆维华性格温和,夫妻感情一直很好,过了五十多年的幸福时光。然而,1989年,陆维华因胆囊炎去世,陈述深受打击,精神上一直难以恢复。
两年后,陈述在新疆演出时结识了李波。李波那时刚离婚,带着女儿,年约三十,和陈述因工作关系慢慢有了感情。1996年6月30日,他们结婚了。这一婚姻引发了原配子女的强烈反应,他们认为李波年纪比陈述小,还是个外地人,明显是冲着家产来的,坚决反对这段婚事。
不过,陈述并未改变主意,他告诉孩子们,家里的老宅留给他们,他和李波会另找住处。于是,婚后两人搬到了一个租赁的小公寓,生活低调。虽然家庭矛盾没有立刻爆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2001年,陈述因脑梗住院,医疗费用不断攀升。李波为了筹集医药费四处奔波,甚至考虑卖掉自己的小面馆。陈述的病情越来越重,李波几乎一直在身边照顾,日子相当辛苦。2006年10月17日,陈述去世,享年86岁。
然而,老爷子刚一离世,家里马上陷入混乱。陈述留下的老宅在上海,价值不菲。原配的四个孩子认为这房子理应属于他们,毕竟是和父母一同奋斗所得。李波则坚决反对,她觉得自己这些年无微不至地照顾陈述,理应得到一些补偿。最初,双方私下争执不休,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官司。
法庭上,孩子们认为房子是父母的共同财产,理应由他们继承。李波则拿出了她照顾陈述的证据,包括医院账单和邻居证词。双方的律师争论了好几个月,外界纷纷表示遗憾。法院最终裁定:老宅一半归李波,另一半则由原配子女和李波的女儿共同分配。虽然结果看似公正,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李波在考虑了几番后,决定卖掉这套房子,给每个原配子女十万,剩下的她自己保留。这样做,试图彻底平息这场纷争。然而,这一决断引发了网友的激烈讨论。有些人同情李波,觉得她多年照顾陈述却要面对子女的争夺,令人不易;而另一部分人则站在孩子们一方,认为李波毕竟是继室,房子归她一半已经足够,不应再贪心。
这场官司不仅让陈述晚年的宁静荡然无存,也让人对家庭的复杂性产生了深深的感慨。陈述一生将心血倾注于电影事业,从一个贫穷小子成长为电影界的巨星,但最终他所留给世人的却是关于家族争产的风波。这也提醒我们,名利再光鲜,最后可能失去的却是最珍贵的亲情。而陈述的四个孩子,虽然感情不差,但也未在父亲生病期间多做贡献,而李波的辛苦付出虽然值得肯定,但她与陈述的婚姻确实让人心生隔阂,谁对谁错,谁也难以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