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一生,简直堪称一段不朽的传奇——这就是沈殿霞的故事。
沈殿霞的身形丰满,曾被昵称为“肥肥”和“肥姐”,但也有人称她为“开心果”或“阿肥”。她出生在上海,祖籍浙江宁波慈溪市,1945年7月21日,父亲沈贤祺是香烟商人,家庭条件相当优越。
2025年6月27日晚上,《歌手2025》节目传出消息,郑欣宜因肩膀和耳部的伤势未愈,遗憾地退出了当天的演出。她用母亲沈殿霞的一句名言回应:“哭也要去面对,笑也要去面对。不如笑着吧!”并且保证:“我一定会回来的!”
郑欣宜是沈殿霞和郑少秋的女儿,沈殿霞于2008年因肝癌去世。肥姐的名言“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无疑在她的行动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当时,郑欣宜才21岁。她继承的不仅是母亲6000万港币的遗产,还有一套价值3000万港币的豪宅。但沈殿霞没有直接将这些财富交给她,而是将全部资产转入了家族信托,规定郑欣宜在35岁之前每月只能领取2万元的生活费。虽然这份遗嘱看起来严格,但实际上却极为深思熟虑。
郑欣宜从小缺乏父爱,父亲在她8个月时就离开了她们。沈殿霞担心女儿会重蹈自己的覆辙。1974年,沈殿霞与郑少秋相识相恋,当时郑少秋23岁,沈殿霞25岁。此时的郑少秋正值事业低谷,仅在TVB跑了十年龙套,沈殿霞最初对他的印象并不好。郑少秋此前已有两段感情史,并与前妻卢慧茹育有一女。
一次,沈殿霞代朋友森森把情书送给郑少秋,郑少秋看后哭了,原来那封信是分手信。看到他如此伤心,沈殿霞开始对他改观,认为他并非一个多情的花心男人,而是一个长情的人。此后,两人通过更多接触,逐渐发展成了恋人。
那时,外界并不看好他们的关系。郑少秋的事业刚刚起步,沈殿霞用自己在演艺圈的资源,积极为他争取机会。沈殿霞已是TVB的金牌主持人,节目《欢乐今宵》家喻户晓,还和谢贤、邓光荣等人成立了银色鼠队,大家互为兄弟姐妹。
尽管沈殿霞在圈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但银色鼠队的哥哥们并不看好她与郑少秋的关系,劝她放弃。然而,沈殿霞却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心声,深陷爱情之中。为了支持郑少秋,她甚至曾在《书剑恩仇录》的选角中,向武术指导刘家良下跪,求他让郑少秋担任男主角。
沈殿霞的支持帮助郑少秋迅速成名,尤其是在《楚留香》中的表现,让他成为了武侠剧的代表人物。为了帮助郑少秋,她辞去了TVB主持工作,陪着他到台湾发展,成为他的经纪人,并且为他处理各种事务。她每天为郑少秋做饭、煲汤,尽管在忙碌的工作后,她仍不忘亲自送餐给他。
然而,郑少秋的花心并未因事业成功而收敛。在拍摄《楚留香》期间,他开始与年轻女星官晶华发生感情。沈殿霞知道后非常痛心,最终决定和他分手。
1985年,他们飞到加拿大匆忙结婚,没有婚礼、没有亲友在场,仅有一位法官主持婚礼。然而,婚后的郑少秋依旧频频出轨,并向沈殿霞提出,如果她不能为他生个儿子,就要离婚。尽管沈殿霞身体状况堪忧,但她依然选择怀孕,最终于1987年生下了郑欣宜。
然而,婚姻最终走到了尽头。郑少秋和沈殿霞离婚后,沈殿霞全力抚养女儿郑欣宜,母女俩相依为命,过得平静又幸福。沈殿霞的付出,郑欣宜也记在心里,母女俩的关系极为亲密。
沈殿霞对女儿的疼爱近乎溺爱。郑欣宜从小体重偏重,但沈殿霞并未催促她减肥,反而只希望她快乐。直到有一天,郑欣宜主动要求减肥,沈殿霞便全力支持她。经过一年的努力,郑欣宜成功减掉了80斤。
然而,命运总是在最不经意的时候给出挑战。2006年,沈殿霞被诊断出患有肝癌,她接受了部分肝脏切除手术。为了不让女儿的生活变得过于艰难,她为女儿做了许多周全的安排。
2007年,尽管身体极度虚弱,沈殿霞依然出席了郑欣宜的演唱会,为她加油鼓劲。她还在媒体上表示,希望大家多多照顾郑欣宜。
2008年,沈殿霞不幸去世,享年60岁。她将6000万港币存入信托,规定郑欣宜35岁时才能完全继承,而在此期间,她每月仅能领取2万元生活费。沈殿霞为女儿设定了严格的条件,确保她能有一个更稳健的未来。
然而,郑欣宜在母亲去世后,曾一度过度消费,甚至将母亲的豪宅卖掉,套现1500万港元。她的财富很快被一些渣男浪费殆尽,直到帐户只剩26港元。尽管如此,她从未向父亲郑少秋求过一分钱。
沈殿霞为女儿留下的不仅是财富,更是一种品德的传承——那些温暖、坚韧与无私的爱。如今,郑欣宜常常怀念母亲,感恩她在世时的深情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