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言论前后矛盾,合作细节成焦点
2025年7月,电影《解忧杂货店》导演韩杰在宣传新片《Hello!树先生》时,突然对八年前与王俊凯的合作表达“遗憾”。他称王俊凯拍摄期间仅提供两周档期(非每日到组),需“提前预约时间”,且因演员自带表演老师导致“缺乏深度沟通”,甚至表示“未能打开他的内心世界”。然而,2017年电影上映时,韩杰曾公开驳斥“王俊凯只给三天档期”的传言,强调三位主演拍摄周期一致,并盛赞王俊凯“非常认真、进步快”,主动研究角色、清晨研读剧本,因入戏徒手敲碎玻璃受伤。此番矛盾言论被网友调侃为“导演左右脑互博”。
舆论质疑动机,新片营销嫌疑浮现
争议发酵后,网友指出两大疑点:其一,韩杰避谈其他主演及电影本身质量问题,仅单点王俊凯;其二,其近八年无新作上映,《解忧杂货店》2.23亿票房占其生涯总票房的98%,而争议恰逢新片宣传期。网友犀利评论:“八年后还要大谈王俊凯,是因导演再无作品超越他15分钟戏份的票房?” 王俊凯粉丝则淡然回应:“导演的‘遗憾’,不妨碍他继续向前。” 此时王俊凯已凭《万里归途》提名百花奖影帝,事业稳步攀升。
IP改编痼疾与争议本质
回溯《解忧杂货店》,这部2017年上映的东野圭吾IP改编作虽获2亿票房,但口碑两极(豆瓣5.0),被批“鸡汤变砒霜”——故事情感逻辑断裂、本土化水土不服。而此次旧事重提,实为影视圈权力话语的缩影:当创作者依赖流量效应时,作品争议往往在多年后沦为营销筹码。正如影评人所指,若导演真为艺术遗憾,当年盛赞岂非违心?这场罗生门的答案,或许早已写在票房与流量的天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