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费高达7500万仍旧无法挽留妻子,却连亲生父亲的最后一面都不愿见,这是黄日华的悲剧人生。曾被誉为痴情汉的他,如今却成了父亲口中忘恩负义的不孝子。
在TVB的早年档案中,有这样一个感人的细节:在梁洁华进行第三次化疗时,黄日华整整一夜都蹲在医院走廊里,紧握着手机,直到天亮。他那晚只为了接一个片酬能够支付进口止吐针的电影客串。而剧组的人士回忆起,他蹲得久了,石阶上的地板都印出了两个湿痕。
黄日华的童年可以说是暗淡无光。六口之家都挤在九龙城一间不足十三平方米的铁皮房里,父亲醉酒回家时常酗酒成性,动辄摔锅打人。小学四年级参加家长会时,其他孩子都带着作业本,而他却提着母亲的眼药水。邻居们说,那个时候的黄日华最怕下雨,因为每当雨水拍击屋顶时,他总担心那声音会掩盖住妈妈的哭声。这些记忆深深印在他心中,也成为了他成年后始终不愿去探望重病父亲的根源。
1980年的培训班中,黄日华和梁朝伟同班。其他同学可以下课约会,而他却常常到片场捡纸板打盹。导演萧笙后来回忆说,黄日华之所以被选为郭靖,就是因为他的那股韧劲:为了一个镜头在泥浆里翻滚八次也毫不退缩。梁洁华当时还是舞蹈班的小师姐,偷偷给他留面包,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并非在片场,而是在茶水间,她把面包塞到他手中后迅速离开,留下他一脸茫然。
1997年,金融风暴袭来,梁洁华的投资失利,损失超过两百万港币。黄日华没有发脾气,默默地把刚买的跑车卖了,剩下的只有一辆旧本田,为妻子开车往返剧组。TVB的高层曾建议他炒作CP以提升人气,但他坚决拒绝,理由是妻子总是担心他太晚回家会失眠。
此后两年,虽然他的角色台词越来越少,但片酬却水涨船高——广告商们纷纷要求“好男人”的脸。他的好男人形象在观众心中逐渐确立。2013年,他在片场接到了一个令他瞬间崩溃的电话:梁洁华被诊断患上急性血癌。那时,剧组正忙着拍摄夜雨追击的戏份,他愣在原地十秒钟,随后转身冲进雨中,甚至没有时间带伞。那一晚,剧组宣布暂停拍摄,一切都显得那么无奈。
三个月后,他抵押了九龙塘的房子筹集资金,用于梁洁华的骨髓移植所需的进口抗排异药。医生开出的药物剂量每次高达六万多,持续三年。他接拍了几部内地的抗日剧,只为离她更近,结束后便能及时赶回医院。随着梁洁华病情的反复,她不仅掉光了头发,体重也降到了仅仅40公斤。黄日华在这种磨难中学会了给她画眉,手法甚至比专业化妆师还来得娴熟。他在片场的午休时间,钻研着专门的食谱,以确保小炒牛肉的烹饪技巧,讲究火候控制,只求让她吃得下,增加一点胃口。
7500万的花费,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逝。外人只看到了这个数字,而剧组选看到的是一个始终提着保温盒、随时准备喂食的男人。然而,这样的温情并没有阻止父子关系的恶化,直到2016年父亲节,矛盾爆发。黄父在报纸上控诉儿子三年未曾探病,黄日华的回应只有短短七个字:“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此时,港媒挖出了黄父年轻时卖房赌博、逼母亲下跪的往事,邻居们也证实最后一次见到他们父子同台是在母亲的葬礼上,双方相隔三米,甚至没有握手。
梁洁华去世的那晚,黄日华将病房里所有的止痛贴收集在一起,将标签撕下贴在自己的日记本最后一页。在她出殡后的第四天,他穿着妻子生前买的旧球鞋,去足球场教女儿踢球。当有人问起他是否后悔为妻子花尽所有时,他看着脚上的球鞋,微笑着说道:“钱能再挣,人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