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号,汪苏泷这边突然发了个律师声明,说最近网上有人乱讲他唱过的《年轮》这首歌的原唱问题,还发了不少不好听的话。工作室也跟着发微博了,说已经找律师处理这些不实信息,警告大家别在网上乱说话。
这事起因是有人在网上争论《年轮》到底是谁先唱的,结果有人说了一些带偏见的话。工作室的态度很明显,就是不让别人侵犯他们的权益,还提到汪苏泷一直尊重版权,尊重合作伙伴。
现在网上有很多人爱在评论区吵架,经常不查来源就转发消息。这次事情里,有些人可能把歌词创作和演唱搞混了,或者故意曲解事实。
音乐圈版权问题挺复杂的,一首歌有词曲作者,还有演唱者,权责分得很细。要是没弄明白就随意评论,很可能说错话。
工作室说他们要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这说明他们对这类事情比较重视。以前也看到过明星因为网上谣言打官司,最后确确实实有人被判赔偿。
现在不少平台都有举报机制,但总有人抱着匿名账号乱说话。这次声明应该也是想给那些人敲个警钟。
音乐人维护自己的权益是对的,但网上骂战其实解决不了问题。有些人可能只是想蹭热度,或者纯粹看不惯谁,就拿别人开涮。
法律途径确实有效,但可能耗时又费力。其实很多争议要是能坐下来好好沟通,可能早就有结论了。
现在网上信息传播太快了,一句话发出去,转眼就能炸成大事。这次事情提醒大家发消息前最好先确认下事实,别随便跟风。
平台方其实也有责任,该审核的内容必须严格把关。不过完全禁止不当言论也不现实,只能尽量规范。
普通听众可能不太清楚版权具体怎么界定,但至少知道不能乱说别人坏话。音乐人做作品不容易,该尊重就得尊重。
最近国家也在加强网络环境治理,出台了不少新规定。像这种用法律手段维权的案例,也算是给其他人做个例子。
这件事很快就在网上平息了,但背后的版权问题还是得靠行业慢慢规范。音乐人、平台、听众三方都得配合,才能减少类似纠纷。
总之就是有人乱说话,被起诉了,事情闹到用律师函的地步。网上说话还是要小心,别以为匿名就没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