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万人追的主持人,出狱之后,成了短视频里的“聪少哥”!
广州人的记忆里,有一段声音,是属于陈维聪的。
这人当年在广东台红成什么样?
说句实话,除了“标志性粤语口才”,他还是全国拿“金话筒奖”的第一个粤语主持人。
在那个收视靠电视机、没有手机支配注意力的年代,他每天早上站在话筒前能讲两小时,把《早晨》做成广东人的固定闹钟。
再后来《万紫千红》一上线,他站在舞台中间,嘴皮子一抖,全省都记住了“聪少”。
就那时候,他简直是电视台里走路带风的牌面人物。
但人活得久了,谁不是一手好牌打烂。
2011年开始,他一头扎进了古董圈。本来是个爱好,也确实懂行,书都出了,《聪鉴古董》,听起来像挺专业的样子。
结果一转头,开始造假、虚标、骗投资,几年时间卷走两亿,骗的还是一堆企业家朋友。
2016年法院一锤子下去,十年铁窗,封神也瞬间塌了台。
人这一辈子,最怕的是走得太顺了之后,信自己能一直顺下去。陈维聪就是典型。他不是一开始就坏,而是一步一步踩进深水,最后浮不上来了。
可你说人一跌到底,是不是就完了?还真不一定。
十年后出狱,他61岁了。
换成别人,估计还在为户口、社保、怎么跟家人开口发愁。可陈维聪呢?
直接开始拍短视频,搞自媒体。这反应速度,别说比同龄人快,他比九零后的反应都利索。
账号一开,首条视频写着:“当年的名嘴聪少,再出发。”
镜头里他穿着低调西装,去看拍卖会,话多依旧,口条还在,调子甚至比以前更稳。
你以为他混口饭吃?
不,他是直接切进短视频江湖,一条接一条地更新,连家人都拉下水了:女儿露脸、儿子出镜、老婆虽不爱拍,但帮他拍视频,出点背影都能看出气质来。
现在粉丝快五万,更新13条,一家人生活节奏拍得热热闹闹,吃饭、旅游、海边、坐游艇,甚至新西兰直升机都上了。
评论区炸了。
有的人惊讶他还活跃得像个大男孩,有的人酸他“犯了罪还能全家出国爽玩”,也有懂行的感叹:“他是真的没被生活打趴。”
你说他是不是翻身了?不至于。
但你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的“社会适配能力”,确实强到离谱。
他犯过错,进去十年,按理说跟这个时代应该脱节了。
结果出来不到俩月,不但没落地不起,反而迅速融进短视频体系:拍、剪、讲,全程自己来,不求人,也没装穷,镜头对着就是实话实说。
他说预算二十万不够花,说游艇花了一万,坐直升机一万三,底气十足,不避讳,也不炫耀。
很多人说他是因为有个贤内助。确实。
姚珊这个女人,这十年扛得比谁都重。
一个人撑起三个孩子,老公坐牢她没崩盘,家里还打理得井井有条。女儿出落得大方清秀,儿子一个比一个帅。
尤其大儿子,一看就是那种穿西装就像少东家、穿卫衣就像模特的路子,小儿子戴着眼镜,乖乖地跟小时候的陈维聪有几分神似。
视频里那种家人互动的默契,是装不出来的。
你看得出来,姚珊没怪他、没走、没放弃。这个家庭虽有断层,但人没散。
所以现在才会出现这么一种奇妙画面:一个61岁的前主持人,出狱后摇身一变成“聪少博主”,把曾经的观众重新吸引回来。
不是靠卖惨,不是靠讲苦难,而是:我做错了,但我没烂掉,我还可以讲点东西,过我的生活,爱我的人也还在我身边。
很多人嘴上骂他“怎么还能这样风光”,但其实真正扎心的是——你犯那么大的事,居然还有人等你、还有家可以回。
是啊,这就叫命好。
但也不是凭空来的。你可以说他一念之差毁了自己,也得承认他能硬撑十年回来,靠的不是脸皮厚,而是骨子里那点“不服输”的倔。
他是错了,这毋庸置疑。但他没有逃。
坐牢就坐牢,出来就老老实实拍视频,不打感情牌,也不回避过去,甚至在视频开头就直说“当年的聪少再出发”,这是认了。
可转头他又去看拍卖会、又讲古董,说明他没放弃自己那一套。
说到底,这世界并不善良,但有一点是公平的:如果你愿意从头来一次,不骗人,不演戏,真诚地面对眼前的人,那些曾经爱过你的人,有时候真会再给你一次机会。
不在电视上了?
没关系,他还有话筒,只不过换成了手机镜头。
不再是金话筒主持人了?
也没关系,他还能说、还能讲、还能让人愿意听他叨叨。
他不是白纸,但他肯擦掉脏的地方,再重新写点什么。
而这,已经比很多人要勇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