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档的竞争如火如荼,影视市场再次硝烟弥漫。正在进行的这场较量,成毅主演的《赴山海》与杨洋领衔的《凡人修仙传》形成了700万预约量级的直接对决,这场关于顶流转型与市场走向的比拼,正在重塑仙侠剧的竞争格局。
在《莲花楼》中,成毅成功完成了从流量小生到演技派的蜕变,而《赴山海》的“侠气入世”设定则完美延续了他在古装武侠领域的进阶之路。剧组曝光的竹林打戏片段中,成毅流畅的13套剑式连招引发武术指导的一致赞赏,证明了他的武戏功底并非偶然所得。
相对而言,杨洋在经历了现代剧的争议后,凭借《凡人修仙传》单平台500万的预约量,展示了观众对其古装表现的期待。原著小说的宏大叙事长达2400章,要求演员在70集的篇幅内,完成从山村少年到修真至尊的蜕变,这对表演的层次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赴山海》首创的武侠元宇宙概念,运用“穿书”设定打破了第四面墙。剧组为场景构建投入了2.3亿的制作费,打造出虚实交错的九重秘境,其中“剑气长城”的立体特效被提早曝光的观众称作“武侠版流浪地球”。
与之相对,《凡人修仙传》则将东方美学的修仙体系带入画面,将传统的丹道与玄幻元素深度融合。该剧独创的“灵力可视化”系统,通过粒子特效展示修为境界,预告片中“筑基紫府”的场景,单镜头就包含了8万颗动态光粒,令人惊叹。
根据云合数据的监测,在定档消息公布后24小时内,《赴山海》在桃鹅双平台新增112万预约,弹幕预约词云显示“成毅打戏”和“武侠复兴”成为高频关键词。而《凡人修仙传》在独播平台创下了单日170万的预约纪录,其中“杨洋仙骨”和“原著还原度”成了主要期待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剧集在招商市场已经取得了4.7亿的品牌植入,其中《赴山海》的AR武侠互动广告和《凡人修仙传》的虚拟丹药营销,正在为影视商业化开辟出新赛道。
这场对决的本质是传统仙侠与创新武侠理念的碰撞。《赴山海》试图用年轻化叙事解构江湖道义,其“武侠无限流”的设定吸引了Z世代观众;而《凡人修仙传》则追求用电影级的视效重塑修真文明,满足原著粉对“文字转影像”的终极幻想。
随着这两部剧集定档在7月下旬,85亿暑期档市场争夺战的帷幕即将拉开。究竟是成毅的武侠新编能够延续热度神话,还是杨洋的仙侠巨制能够重振类型的辉煌,答案将由观众手中的播放键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