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王祖蓝在演唱会现场迎来了郑凯的惊喜亮相,郑凯踩着经典歌曲《你是我的超级英雄》登场,并献上鲜花。这一幕让在场的粉丝们感动不已,熟悉的旋律响起,昔日的综艺回忆在大屏幕上不断闪现,瞬间让大家的思绪回到了十年前。
当年,伐木累成员之间的深厚友谊令人羡慕,但随之而来的分道扬镳,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究竟是邓超、鹿晗等人贪恋高片酬,不舍得离开?还是他们已经察觉到节目组背后的隐患,选择了“紧急避险”跑路?
回到2018年,《跑男》如期回归,而第一期的录制地点选择了充满艺术气息的维也纳,异国的风情为节目增添了几分独特的氛围。然而,节目组突然给出了一个令人措手不及的任务:在联合国的发言台前进行全英文脱稿演讲!尤其是对英语基础并不牢靠的邓超,节目组特意为他准备了一份专业术语满满的发言稿,要求他在两小时内完成背诵并进行彩排。
作为艺人,邓超一直以来都秉持着“舞台为先”的原则,不论游戏环节如何折腾艺人形象,他总是能够以平常心应对,甚至会主动搞怪来提升节目的效果。但是,这一次的场合却不同。登上国际舞台,台下坐着的是世界各国的政要、青年代表和各大媒体,任何一个小失误,都会影响到国家的整体形象,甚至可能危及到邓超个人的前途。大家还记得湖南卫视的“骨瓷风波”吗?
面对那份满是难度的英文稿件,邓超心生忧虑,他小心地提出是否可以换个任务,以免出现失误,毕竟自己的英语水平实在无法应付如此高难度的发言。如果表现不好,可能不仅丢掉的是个人颜面,甚至会连带损害到中国的形象。然而,节目组以“娱乐至上”的原则拒绝了他的请求,并且还推卸责任,宣称没有备用预案。更令人不解的是,在邓超背词不断卡壳时,节目组派出了摄影师,专门记录下他尴尬的瞬间,直接将他置于“曝光”的局面。此时,邓超再也忍不住,爆发了:这完全是在抛弃我们,不拍了,下次没有我了!
尽管如此,嘉宾们还是勉强完成了任务。虽然最终的效果勉强过得去,但可以说这场“为了娱乐而牺牲艺人尊严”的操作,给了之后集体退出埋下了伏笔。
到了2019年,《跑男》再次集结,邓超在社交平台上发表感慨,宣布因为档期冲突退出“伐木累家族”。随后,王祖蓝、鹿晗和陈赫等人也纷纷跟进,宣布退出。对此,大家有各种猜测,有人说邓超看不上片酬太低,有人说浙江台想捧新人,还有人认为邓超突然发现“爷们要脸”,终于决定急流勇退。
但令人疑惑的是,邓超离开后,竟与陈赫、鹿晗合作了新节目《五哈》。这一举动无疑让“退出伐木累”显得更像是另有隐情。回顾当年节目组在联合国的表现,难免让人怀疑邓超等人是不是在“体面退出”中做出了选择,以避免更大的风险。毕竟,为了制造“冲突戏剧性”而忽视艺人承受能力的做法,最终可能会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邓超的“背叛”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虽然我们无法确认哪一位分析最接近真相,但高以翔的离世、陈伟霆跨年晚会舞台悬空、张杰晕倒等事件,似乎让邓超的决定显得有些先见之明。不得不说,看似不靠谱的搞笑艺人,实际上却是一位十分清醒的理性主义者。
因为当节目组还在以“虐星”为噱头,制造猎奇效果时,邓超早已看清了节目的制作逻辑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节目创新有趣又富有意义,但现在却变得畸形化,艺人的身心健康变成了节目的燃料,收视率的提升成了唯一目标。最终,这样的制作方式只会导致艺人和节目一同走向深渊。
遗憾的是,清醒的邓超选择退出,另起炉灶,而那些延续畸形逻辑的综艺仍然在继续。例如,周深在录制综艺时遭遇的受伤事件,就是这一逻辑的缩影。想象一下,如果将“让艺人窘迫表现作为提升收视率的基础”成为主流,未来的娱乐圈将会变成什么样?因此,邓超的退出无疑是英明的,他的远见未必完全无私,但绝对值得我们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