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月25日,63岁的宋家最小的孩子宋子安因脑溢血在香港不幸去世。得知消息后,定居在美国的宋子文悲痛欲绝。收到噩耗的当天,宋子文立刻决定:无论如何,他要亲自飞往香港,为弟弟送行。
宋子文与宋子安的关系,与他与其他兄弟姐妹的关系有所不同。在宋家六个孩子中,只有宋子安从未涉足政治,这使得他与所有兄弟姐妹保持着非常和睦的关系。尽管宋子文自从定居美国以来与其他兄弟姐妹渐行渐远,但他与宋子安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着生意上的往来。
尤其是在晚年,宋子文和宋子安一同合作经营广东银行。宋子文长期担任香港广东银行的董事长,而宋子安则在三藩市的广东银行担任经营管理。尽管宋子文已经年事渐高,但他对宋子安的依赖与日俱增。在他心中,弟弟就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也是他记忆中年轻时代的纽带。每当兄弟俩回忆起小时候的种种,宋子文总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感慨,甚至泪眼盈盈。
然而,宋子安的突然离世,对于宋子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从得知噩耗的那一刻起,宋子文的情绪变得沉重,妻子张乐怡也能感受到他的痛苦。尽管她理解丈夫的感情,却也束手无策,最终决定陪伴他前往香港,亲自参加弟弟的葬礼。
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宋子文始终没有说一句话。此时,他第一次深切感受到自己已年老,岁月的流逝不再仅仅是一个数字。自从定居美国以来,宋子文已经不再是那个风华正茂、呼风唤雨的政治人物。20年前,当他刚刚定居台湾时,他曾对自己有着重新回到政坛的渴望,但这次的心境不同。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政治抱负早已随着时光远去,曾经的雄心壮志也早已被岁月消磨。
宋子文在到达纽约后,曾尝试筹备“组阁”事宜,甚至和中国驻美大使顾维钧会面。然而,时局已变,他的这一计划很快遭遇失败。美国当时看重的并不是他的政治资源,而是他手中的“王牌”——台湾防卫司令孙立人将军。最终,宋子文的政治复出梦想注定落空,接二连三的挫败让他越来越心灰意冷。
1963年,宋子文终于放下了政治的追求,这也在他访台后得到了最终的证明。在那次访台期间,表面上看他与蒋介石夫妇相处融洽,但实际的背后却暗潮涌动。宋子文在这次回台时特意去拜访了他曾经的老友张学良,这让他感到不满,因为这次见面全程都在特务的监视之下。在美国生活了14年后,他已习惯了自由的生活,这种压抑令他十分厌烦。
回到美国后,宋子文彻底放弃了重返政坛的想法,这不仅仅是因为政治上的失望,还有他对蒋介石夫妇的看透。他意识到,蒋介石夫妇依然视他为工具,利用他来获取美国的支持,以便为蒋介石的“光复”计划争取帮助。宋子文对此已经感到厌倦,政治与亲情的复杂交织让他深感失望。
宋子文对与蒋介石夫妇关系的痛恶,使他对弟弟宋子安的纯粹亲情格外珍视。然而,弟弟的离世如同带走了他最后的精神寄托。弟弟葬礼当天,宋子文回忆起与宋子安最后一次见面的情形,不禁泪如雨下。那时谁能想到,命运如此残酷,让他们兄弟早早分离。
在葬礼上,宋子文还与久未见面的宋霭龄和宋子良相遇。虽然大家因过去的恩怨显得有些尴尬,但那份亲情依然在心中流淌。宋子文看到年迈的大姐,不禁心生感慨。岁月的流逝,曾经的怨恨也逐渐消散。三人坐下后,终于开始聊起一些家常琐事,尽管话语间仍然有些陌生,但至少不再像过去那样充满敌意。
随着葬礼的结束,宋子文的情绪依然低落。回到美国后,他变得更加依赖于身边的朋友们,几乎每隔几天就和朋友们聚会,以此来弥补心中的空虚。然而,这份不被家人理解的孤独,始终伴随着他。
4月下旬,宋子文和妻子张乐怡前往旧金山探望挚友爱德华·尤。当天,他们享受着朋友们的热情款待,但就在晚宴中,宋子文突然感到不适,抓住喉咙后倒地。尽管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但医生最终宣告他已在数分钟内去世,死因是食物卡住气管,导致心脏衰竭。
宋子文的突然离世,给家人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张乐怡虽然内心痛苦,却依然坚强地处理后事。宋子文的葬礼吸引了不少关注,尽管美国总统尼克松也曾希望借此机会邀请宋家三姐妹齐聚美国,但因种种政治因素,宋家三姐妹未能出席。最终,参加葬礼的只有张乐怡、子女以及少数朋友。
宋子文的遗产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有报道称他去世时只剩下百万美元的遗产,但经过调查,实际留下的资产为800万美元,除去税费,张乐怡继承了其中的大部分。然而,这些资产在当时的美国仅为普通富人所拥有的水平。这一切,都标志着曾经辉煌的宋家王朝最终走向了衰落。
张乐怡晚年患有帕金森病,依靠女儿们的照料度过。1988年,她在纽约去世,享年79岁。她生前常表示希望能够回到大陆看看,然而这一愿望最终未能实现。张乐怡的长女宋琼颐在继承了母亲的遗志后,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向父母的亡灵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