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琥珀》究竟有没有扑?赵今麦和张凌赫谁更能撑起这部剧?今天咱不聊虚的,直接切入正题,讨论一下演员表现、番位争议,还有这部剧到底算不算扑街。
演员:各有挑战,难得合适的鞋
说实话,赵今麦和张凌赫在这部剧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就像被塞进了一双不合脚的鞋子。
赵今麦天生有那种灵动感,演起中学生的对话时,那种不服输的小劲儿表现得淋漓尽致,简直像邻家女孩。不过,一到了情感戏,她就有点卡壳。有人说她的告白像是没吃饱饭,软绵绵的,尤其是那段逃课见男主的戏,表情用力过猛,仿佛是在演课本剧。其实,她的演技并不是差,像《少年派》里的叛逆形象也能演得挺有味道。只是,偶像剧里那种甜美的女人味,她还得练练——就像让一个擅长短跑的人去跳芭蕾,不是做不到,只是差点意思。
张凌赫这边的情况更复杂。虽然是男主,但他像个“特邀嘉宾”,尤其前八集加起来,露面不到二十分钟,甚至第八集只有19秒,粉丝都急得开玩笑:连广告的镜头都比他多!虽然他的高冷形象让不少人称赞颜值在线,但现实是,哪怕颜值再高,戏份不到位,也撑不起这部剧。就像给顶级大厨上了最好的食材,却只能让他切菜,没机会做出精致的佳肴。
番位争议:明明大女主却偏往偶像剧靠
这部剧的番位其实没什么可争议的,谁的镜头最多,谁就该是主角。赵今麦的戏份占了大头,从童年到成年的成长,甚至连三个发小的故事线都是围绕她展开的。而张凌赫,更多像是个阶段性的NPC,偶尔出场推动剧情而已。
不过,问题出在宣传上。开播前,大家天天期待两人CP感,结果剧里俩人的互动像是初次见面,两人站在一起,居然没有那种心动的感觉。导演在感情戏上处理得也很模糊,友情像爱情,爱情又像友情,观众看得一头雾水,直问:“这到底是什么关系?”说实话,如果按“大女主成长剧”来宣传,反而可能更受欢迎,而偏偏要往甜宠偶像剧的方向靠,这样看起来就像是在吃麻辣锅时突然撒了一把糖,怎么吃都别扭。
撞车了没?还是要看预期
要说扑街,数据确实不怎么理想:热度没进前三,网播量也比不上同档期的古装剧,广告商也没怎么推。但如果说它完全“糊”,也并非如此。有些观众看了之后,甚至在二刷时感叹:那些千禧年的磁带、教室后墙的黑板报,细节还挺有意思的。
真正的问题是——预期差。毕竟这部剧的背景、演员阵容、制作班底都让人期待万分,大家都觉得它会成为一部年度大作。结果一播出来,剧情拖沓、女主逃课见男主像硬凑的,剪辑混乱,上一秒吵架,下一秒和好,群像人物完全站不住脚,配角的存在感也弱得可怜,正午阳光擅长的“烟火气”更是完全丢失。
就像你满心期待去吃米其林大餐,结果上桌的却是速食面——虽然也能吃,但那种落差感实在太大。
总结:剧的问题远大于演员
当然,赵今麦和张凌赫的表现并不是完美,但把剧的所有问题都怪到他们头上,未免有些不公平。你想啊,原著本身就是靠千禧年情怀和救赎的套路小火的,而一旦改编成剧,情怀变成了流水账,救赎变得莫名其妙。正午擅长群像戏,却把配角拍得像纸片人;导演也把剧里的爱情拍得暧昧不明,友情与爱情模糊不清。总之,就像搭积木,但图纸错了,再好的积木也拼不出理想的城堡。
对于95后的演员来说,能接到正午阳光的戏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机会。赵今麦敢于挑战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张凌赫在有限的戏份里尽力保持了颜值的在线,都算及格。如果要找责任,或许是整个剧组没有明确想好:到底是拍成长故事,还是恋爱甜剧?试图两边讨好,结果两头都没讨好。
说到底,看剧是为了娱乐,没必要过于纠结谁错谁对。赵今麦需要找到更合适的角色,张凌赫值得更完整的剧本,而正午阳光也该考虑一下如何在流量和质量之间找到平衡。
毕竟,好剧不怕迟到,年轻演员也不怕试错。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