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傅东育和郑世龙执导,蒋欣、张译、李光洁等演员主演的检察侦查剧《以法之名》迎来了最终大结局。这部剧在拍摄之前,剧组进行了无数次的剧本打磨,走访各地,旁听庭审,深入挖掘真实案例,为每一帧镜头注入了厚重感,剧情一开篇便十分隆重。
不过,大结局虽然一波三折,但结尾部分略显轻描淡写,尤其是洪亮这个角色,最终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嘉奖,导演显然亏待了他。剧中的主线分为两部分:一是关于万海案的,反派通过操控市值上亿的公司,以及送钱金条的手段进行官商勾结;二是乔振兴作为万海案的主办检察官,发现了黑势力的存在,并揭露了背后的保护伞,最终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这两个案件错综复杂,牵扯到多个部门的精英力量,最终一些关键人物得到了应有的处分。然而,最值得表彰的洪亮,最终却被简略带过,给人一种奖罚不公的感觉。难道在正义得到赞扬的同时,褒奖也要如此低调含蓄吗?
01
大结局时,张放看着洪亮,眼神中充满了既肯定又批评的复杂情感。他对洪亮在万川矿难中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但也批评他在1.31案中没有及时报告江旭东父子的问题。简单两句话过后,洪亮默默离开,办公室里一片寂静,仿佛一场硝烟过后的平静。这一幕显得有些过于平淡,似乎没有给洪亮应有的荣耀。
洪亮忐忑地走出办公室,快到门口时,他突然停下转身,轻轻敲了敲门,询问张放自己是否还可以继续做检察官。张放微笑着看着他,夸他:“如果你愿意继续穿检察官制服,我觉得你挺帅的。”洪亮愣了一下,随即脱下外套,露出里面的检察官制服,深深鞠了一躬。转身准备离开时,突然背后传来掌声——郑雅萍和专案组的成员们都为他鼓掌。
洪亮看着大家,转身走到拐角,躲在墙边,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然而,这一幕太匆忙,似乎没有给他应有的升职待遇。网友们不禁感叹:“怎么滴,也得留个痕吧。”
这段结局显得有些草草收场,尤其是雅萍的表情,蒋欣在整个剧中的演技一直很到位,但这最后的掌声中,她的表情却有些不情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也许是因为案件的沉重让她疲惫,但转瞬间的表情变化显得有些疲倦和矛盾。
02
虽然有些网友对结局有所抱怨,但不得不说,敢于揭露黑势力的题材本身就值得赞扬,尤其是洪亮这一角色的正义感和坚守。
洪亮作为一名入职18年的检察官,忠诚履职,却被孤立,职场人缘几乎为零。他和乔振兴、李人骏曾是室友和同事,然而一场事件却将他们推向了不同的命运。洪亮一度准备辞职,但就在此时,一个重要的任务找上了他——一封举报信揭露万海案背后有冤情,而提供保护的正是他的老同学、东平代理检察长李人骏。
作为好友,洪亮需要权衡情谊和职责,而作为检察官,他必须坚守法理。心中的挣扎与矛盾让他处于两难境地。
03
乔振兴的死被定性为酒后跳湖自杀,然而他既不喝酒又对酒精过敏,这显然存在疑点,而洪亮是第一个发现这些线索的人。案件的漏洞百出,洪亮没有选择放弃,即使在辞职前,他依旧决定彻底查明此案。
尤其是在大结局中,洪亮的行为展现了五个非常到位的表现:
1. **保护家人**:洪亮被熊磊车撞后,躲在暗处拨打电话请求雅萍派人保护家人。
2. **及时求助**:洪亮被熊磊追赶时,立刻发信息求救,秦锋及时赶到救援。
3. **转移、拖延时间**:在追逐中,洪亮利用手机闹铃骗过追兵,为自己争取时间。
4. **扼住线索**:洪亮及时追赶陈胜龙,确保了重要证据不被破坏。
5. **演技**:尽管张译的演技有些过火,但他成功展现了洪亮在官场中的挣扎与不安。
最终,李人骏在案件中的失误被揭露,万海得以翻案,而洪亮始终坚守正道,帮助揭露腐败,虽然他没有获得正式的奖励,但他的努力与坚持依然值得尊敬。
04
幸好,大结局中的一些轻松镜头为整部剧增添了一丝幽默感。在追击陈胜龙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滑梯式镜头,给观众带来笑点。尽管剧情沉重,但这些笑点让观众感到温暖和轻松。
此外,剧中的“弥勒佛双手捧桃”的镜头也让人感动。它象征着正义的回归和善良的力量,提醒人们种善因得善果,无论世界如何复杂,正义终将照亮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