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2月,由高仓健主演的电影《追捕》在日本上映,这部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其中一些情节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影片中的故事情节紧凑,悬疑氛围浓烈。高仓健饰演的检察官为了揭开案件的真相,决心与假扮自己妻子的陌生人合作,将自己送进精神病院。这个设计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并且成为悬疑电影的经典桥段。尽管这个剧情看似是电影中的虚构设定,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离奇事件也时有发生。
![]()
其中,黑龙江一名名叫全龙学的司机便亲身经历了这样一场堪比电影的奇遇。全龙学出生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早年与方京爱结婚,并育有一子。婚后的生活还算平顺,然而全龙学并不满足于现状,他立志为妻子和儿子创造更好的未来。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经济逐步崛起,运输行业快速发展。于是,全龙学决定加入这个行业,成为了一名长途货车司机。为了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他为此投入了大量资金,期望未来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94年10月。当时,他运送了一车服装到绥芬河,准备卸货时,却意外发生了事故。由于不明人士随手丢下的烟蒂,车上的易燃物迅速被点燃,火势无法控制,最终导致全车货物被烧光,连同他的货车也未能幸免。事情发生后,所有的责任都被推到全龙学头上。原本就已投入的大量资金化为灰烬,且他还面临着巨额赔偿。他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事业的失败直接影响了家庭关系,妻子方京爱因此产生了不满。经过一番争吵后,两人最终选择离婚,儿子由全龙学抚养,而方京爱则消失得无影无踪。
![]()
自从离婚后,方京爱便再也没有联系过全龙学,他也未曾知道她的去向。直到1999年,她突然回到了全龙学的生活。她来探望儿子,并告诉全龙学这些年她的经历。原来,方京爱自从离婚后就去了韩国打工,并与一个韩国商人开始了生意合作,虽然有了一些经济基础,但显然仍怀念过去的生活。她看起来过得并不好,这让全龙学内心产生了些许动容,随后两人的关系逐渐恢复了和睦。方京爱开始定期来看望儿子,似乎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突然有一天,全龙学得知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方京爱的一个远房亲戚打电话给全龙学,称方京爱收了他2万元,答应帮忙办理前往韩国的护照,但在收到钱之后,方京爱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得知这一消息后,全龙学对前妻的行为深感愤怒,决定找她摊牌。当方京爱再次来看儿子时,全龙学直接质问她:“你是不是在非法倒卖护照?你竟然骗了你叔叔的钱!”方京爱面露狰狞,威胁全龙学不要再多管闲事。愤怒的全龙学决定报警,然而方京爱此时的态度更加强硬,直接扬言若他敢报警,就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
不久后,方京爱再次联系全龙学,约他回宁安见面。全龙学按时前往,却遭遇了可怕的骗局。方京爱提前为他订了酒店,告诉他自己有事无法接待,让他在那里等。夜晚,全龙学并没有等来方京爱,反而等来了四个陌生人,他们宣称是方京爱派来接人的,随即将全龙学强行带走。
![]()
全龙学被带上了一辆面包车,途中他试图挣扎逃脱,却被四人控制住,最终被送进了牡丹江市的精神病院。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他大声呼救,但周围的精神病患者根本不理会他。很快,主治医生肖大夫出现,告诉全龙学,正是方京爱声称他有精神病,才将他送入医院。全龙学气愤至极,向医院解释他早已与方京爱离婚,自己并不患病,但院方根本不听他的辩解,甚至还安排了几名壮汉将他强行按在床上,绑上胶带。在这种极度压抑的环境中,全龙学逐渐陷入了绝望。他被迫服用药物,每天与其他精神病患者共同度过无尽的时光。院内的病房充满了吵闹声,夜晚他不得不提心吊胆,担心某个病人失控。全龙学知道自己陷入了前妻的陷阱,唯一的目标就是尽快逃脱。
![]()
幸运的是,在一次体检中,医院未能找到他有任何精神疾病,反而发现他有酒精依赖症。然而,院方依然拒绝放他离开,坚持要求他妻子亲自来接他。全龙学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他趁机写了一封求救信,并偷偷交给了一位病友家属。然而,他很快就被发现并被严密看管,无法与外界联系。全龙学最终决定亲自策划逃脱。他收集了院内的一些材料,制造了混乱,趁机将自己锁在一个偏僻的房间里。接着,他偷偷准备了逃脱工具——一条由床单编织的绳子。经过一番努力,他成功撬开了窗户的铁栏杆,跳窗逃出,虽然摔得非常痛,但他坚持继续向前跑。他终于跑到了一条臭水沟旁,继续坚持着爬行,终于逃脱了精神病院的监控。就在他绝望之际,一辆大货车出现在他面前,车主竟是他以前的朋友。全龙学得到帮助,顺利逃离了困境。最终,全龙学找到了亲戚的家,躲藏起来休养身体。虽然他身体受伤,但始终未敢公开就医,害怕方京爱找上门。然而,方京爱最终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并威胁他不要再插手。然而全龙学誓言要为自己讨回公道,最终,在律师的帮助下,他成功与医院达成了和解,并获得了1.3万元的赔偿。
![]()
此案的背后,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事实:精神病院竟然如此轻易就能接收一个正常人,而院方与方京爱之间的勾结,暴露出严重的监管漏洞。全龙学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是他逃脱的关键,而这种情况在当时显然只是冰山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