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三年,终于等到《侏罗纪世界4:重生》在大银幕上亮相,激动人心,结果却让我有些失望,甚至有点摸不着头脑。侏罗纪公园这个IP我太热爱了,心里一直希望它能保持最初的光辉。
新版的《侏罗纪世界》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到了2025年的《侏罗纪世界4》,剧情简直老套得令人能提前预测每一步,整部电影就靠着一些“运气”在支撑,智勇斗争早已不见踪影——这种转变让我真的很疑惑。
不过还没看过的朋友不必担心我剧透,因为剧透与否其实根本不重要。整个故事本来就毫无悬念,直接说吧——就是科学家们想提取三种巨型恐龙的DNA来做药物,于是派了一个冒险小队去“低调”地取恐龙血。
问题是,这个小队的“低调”也太过了!人数不够,装备只带了一把采血枪,实力也基本上是靠空手套白狼。冒险小队成员不多,居然还得游客来凑。即使死了人,死得也太节制了,虽然死法很突然,但并没有激起任何波澜。最后亲子旅游团毫发无损地Happy Ending,我简直觉得这场“冒险”损失得不够大,他们更像是来当气氛调节员的。
剧情缺乏核心冲突,也没有关键的情节转折。让我不禁怀疑,今天的编剧是不是随便都能上岗了?观众期待的创新剧情根本没出现,反而是那些我们都能预料到的套路一个接一个地发生。
**恐龙“龙套化”:**
作为整个系列的灵魂,恐龙居然沦为背景板和动作戏的“道具”。它们的行为逻辑和独特习性几乎没有对剧情起到推动作用,仿佛生物本身的魅力已经完全消失。恐龙成了工具龙,连外形都不忍直视。后面那些基因变异恐龙出来时,我差点以为自己在看《奥特曼》里的怪兽……
**“降智光环”笼罩全片:**
影迷们期待的紧张智斗完全没有了。主角脱困基本上靠的是巧合和偶然,所有紧张感和逻辑性直接崩溃。我甚至有点想调侃,本片可以改名为《侏罗纪世界:运气至上》。
**数据印证:口碑两极分化,争议不断**
评分差异明显:国内豆瓣开分仅6.4(目前已跌至6.2),远低于前两部(7.7和6.6);烂番茄的新鲜度也只有51%,口碑已经开始崩塌。
票房虽然看似不错:全球票房已突破3.125亿美元(截止7月6日),但后劲明显不足,似乎有点“高开低走”的迹象。
**“爆米花”娱乐性还行,但难掩IP的深层危机**
虽然这部电影有不少槽点,但我并不建议大家完全避开。影片的感官刺激方面达标了,虽然前面剧情有点拖沓,但关键的特效还是很出色的。不过,那些变异恐龙的外形真是丑得让人有点忍不住笑出来,缺少了以往的帅气感。特效大片当然不用太计较剧情,只要能吓吓大人小孩,勉强能拿得出手。
我个人更关心的是,好莱坞这些顶级IP在续集开发上,是否同样面临集体瓶颈。随着最初的情怀逐渐消耗,如何保持核心魅力,同时讲一个有吸引力的新故事,成了最大的问题。
如果这个问题没能解决,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再也无法看到真正精彩的侏罗纪世界了?影迷们对此真的很担心。虽然看似好莱坞的恐龙帝国依旧在高速前进,但我真怕它们的根基,已经在悄悄地裂开了。
如果下一部电影只剩下情怀和套路,再强大的史前巨兽,也无法在观众的失望中重拾曾经的霸气。
我希望,还有下一部续集,能带我们回到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