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曾经的豆瓣文娱版块第一大组“豆瓣鹅组”突然复活了,豆瓣小组官方在29日傍晚正式宣布将豆瓣鹅组改名为“豆瓣π组”,并表示该组定义为“泛生活兴趣综合讨论小组”,当前该组依旧是“雪藏”状态,只有60余万名小组成员可以发帖交流,其他非组员的网友无法搜索到这个小组,也无法申请加入。
豆瓣鹅组曾经是豆瓣影响力最大的娱乐八卦小组之一,成立于2010年,其最早一批组员来自《康熙来了》综艺组,那一年汪小菲和徐熙媛登记结婚,《康熙来了》小组部分成员热烈讨论该事件,最终这批人单独成立了“八卦来了”组,向泛娱乐方向发展,渐渐成为了中国互联网最大的娱乐爆料社区之一,2018年“八卦来了”组经过整改改名成了“豆瓣鹅组”。
豆瓣鹅组最初是一个泛娱乐讨论小组,以明星八卦为主,成员人数巅峰时期一度达70万,不过随着其他娱乐类小组的崛起,豆瓣鹅组人气有所下滑。2018年,粉丝文化在资本的加持下开始走向失控,大量偶像养成、素人选秀综艺崛起,“打投机制”把持粉丝,将粉丝对偶像的倾慕情感转换为真金白金,粉丝化身“数据劳工”,用尽一切办法做数据,而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娱乐小组豆瓣鹅组就成了饭圈乱象的一个集中第,豆瓣鹅组成了粉丝做数据、控评、打榜、反黑、相互攻讦的主战场,豆瓣鹅组的讨论氛围也开始越来越极端,谣言、谩骂、网暴、党同伐异的帖文比比皆是,为了抢占所谓的“话语权”,已加入豆瓣鹅组的豆瓣账号价格在二手平台一度飙升至千元,也有不少粉丝主动求购。
豆瓣鹅组的失控与豆瓣对豆瓣小组早期在管理上的缺位有一定关系,早期豆瓣小组的管理权属于组长,豆瓣官方不多加干预,但随着以豆瓣鹅组为代表的一批娱乐小组变成了“黑营销”不正之风的源头,豆瓣开始干预豆瓣鹅组等小组的帖文审核。2025年9月,因“清朗行动”整治饭圈乱象,豆瓣鹅组被停用整改两个月,2022年4月14日,豆瓣官方公告指出鹅组存在“饭圈乱象”,与其余6个问题小组一同被永久停用。
在豆瓣鹅组被封停前,该小组的生态在组员内部批评声也不少,很多老组员怀念曾经豆瓣鹅组和谐友好的讨论氛围,对组内一些极端粉丝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争执感到厌烦。豆瓣鹅组被关停时虽说也有不少惋惜的声音,但大多数网友还是认为“关得好”,豆瓣鹅组的乌烟瘴气早该治一治了。
回看豆瓣鹅组关停的这三年,“饭圈”乱象治理一轮又一轮,曾经甚嚣尘上的“唯流量论”现在基本已偃旗息鼓,实力派演员成为观众的“心头好”,流量明星不再是票房神话的缔造者,一批又一批炒作明星绯闻八卦的娱乐营销号不断被禁言、销号,极端粉丝被禁言、公开登报致歉的信息也越来越常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是一项长期工作,网络生态的维护需要久久为功,这需要监管部门、网络平台和网民们共同的努力。从综艺衍生小组到现象级娱乐社区,经历两次整改一次永久封禁的豆瓣鹅组现在以半封闭的姿态回归,豆瓣鹅组实际上很难再回归到大众视野,不过对于老组员们来说这倒未必是一件坏事,正如网友的一句玩笑话:“这个鹅字不好,为了从前的事生出许多风波来,往事暗沉不可追,来日之路光明灿烂,就取个π字。”从娱乐八卦到泛兴趣综合小组,从豆瓣鹅组到豆瓣π组,也希望这个十五岁的小组能够吸取过往教训重新出发,回归成为一个文艺青年的精神小角落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