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国强,72岁,国家一级演员、正剧常青树,曾经一抬眼,全剧组都不敢多说一句话的“帝王专业户”。
可现在,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他不接“华而不实”的戏,不要“豪华大巴”,甚至连住剧组时,都选最基础的双人标间,有时候一住就是一两个月。
不是节俭,是不得不省。
因为他把大部分的钱,全砸在了一个地方:孩子的留学费用。
—
他的儿子在美国读书,读的是名校,标准“私立+寄宿+高消费圈层”。
据知情人透露,一年的学杂费加生活成本超过百万元。再加上签证、往返、寒暑假安排、语言培训……唐国强近年几乎把全部接戏的收入都往这口井里填。
有人说他“太惯孩子了”,也有人说“老一辈就这观念,能省自己省。”
可现实是:他在国内拍戏,吃的住的,全是最低配置。
—
别的演员组里带助理、单间配套、司机全程接送。
唐国强呢?自己拎着保温杯,早上六点起,晚上十点收工,回房间连房门都是自己开。
他从不说“我是老艺术家,应该给我多点照顾”;
也不要求“头等舱、单独车”,只讲一句话:“别给剧组添麻烦。”
—
有人偷偷问他:“您这样拍戏累吗?”
他说:“习惯了,也舍不得不拍。”
说是舍不得,其实更像是舍不得放弃那份能挣一笔是一笔的责任感。
他说:“孩子想出去看看,我总不能跟他说‘你别念了,我拿不出这笔钱’吧?”
—
在圈子里,唐国强这几年几乎不谈“生活”,只谈“工作”。
可有一次拍戏收工,制片人无意中听见他跟人打电话,说了一句:“今年学费还差三万,我这边尽快结账你别急。”
制片人愣了:这还是那个动辄演千古帝王的唐国强?
—
当然也有人质疑:你儿子都那么大了,还不让他自己打拼?
你自己拍戏拍成这样图什么?
但唐国强回答很直接:
“我能多撑一年,他就能少去外面打两份工。”
是宠,是管得多,还是舍不得?或许都有。
但更多的是一种属于老一代男人的责任感:不管自己有没有劲,孩子的路,他得铺。
—
反差最大的,是他曾在一部剧中饰演父亲,教孩子“做人要讲规矩,要自立,要拼”。
结果戏外的他,反倒是把能拼的都扛了下来,让孩子在国外走得尽量稳一点。
你可以说他“溺爱”,但你也不能否认,他确实为这份“父亲”的身份,几乎掏空了自己。
—
有网友看到相关消息后留言:
“小时候看他演毛主席,觉得他离我们很远;
现在看到他为了儿子拍戏省吃俭用,才发现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父亲。”
这句“普通父亲”,其实才是最扎心的地方。
你红也好,演技再顶,最终到了老年,还是会回归到柴米油盐、子女教育、家庭压力这一摊事上。
只是大多数人不知道,像唐国强这种级别的老演员,晚年依然在拼,拼的不是事业,而是家庭体面和儿子的未来。
—
他有怨吗?或许有。
但他说得最狠的一句是:
“我能拍一天,就得站得住。别的我不管。”
这是一个老一辈演员的体面,
也是一个父亲撑起家的方式。
—
72岁的唐国强,不再是那个“人人仰望”的诸葛亮,
也不是“坐镇正剧”的皇帝人设。
他现在,只是个穿着旧西装、住标间、嘴上不说苦、心里盘着学费的父亲。
你可以不理解他,但请别嘲笑他。
这不是落魄,是他还在努力给孩子守着“靠得住”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