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用亲身经历证明,68岁正是闯的年纪!
最近,潘长江的首部短剧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有人笑称,潘长江这是要从直播带货转型短剧赛道了?
一出手就是豪门阔太爱上60岁做保洁的我,非常贴合如今的短剧市场定位,只是不知道他的这次转型能否成功呢?
《进击的潘叔》于7月8日和网友们正式见面,这也是潘长江的首部短剧。
浮夸的人物设定、快节奏的推进都符合当下短剧的市场定位。
但不同的是,这部剧因为有潘长江等老戏骨的加盟,让整体质量有所提升。
也因为他们的加入,这部剧的招商也更容易,在剧中大家能看到不少广告,相比于其他劣质短剧来说,情况要好的多。
不过在内容方面,依旧是有些辣眼睛。
老年人的黄昏恋,本就不是主流话题,受众群体相对狭小,与此同时加上夸张的剧情内容,不免让人感觉很出戏。
尽管如此,观众还是能感受到,潘长江为这部剧是花了一些心思的。
他设计了不少笑料包袱,包括拿自己开涮等等,一瞬间仿佛回到了那些年的春晚舞台。
做为小品演员或者是喜剧演员,潘长江还是比较成功的。
他靠着自己独特的幽默方式,曾给观众带来了不少的欢声笑语,也塑造了不少大众记忆中的经典人物。
然而,这一切都随着“潘嘎之交”的出现而彻底破碎……
在自媒体短视频兴起后,越来越多人都涌入了这个行业中,其中不乏一些过气明星,例如谢孟伟。
童星出道的他凭借嘎子一角被大众熟知,可除了这个角色外,他再也没有能让大家记住的戏了。
虽然曾经谢孟伟也努力想要回到大众视野,但受到形象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
如果不是有短视频,恐怕如今的谢孟伟早就淹没在人海,成了一个普通人。
而短视频的出现,却给了他二次创业的机会。
凭借童年攒下的知名度,谢孟伟很快吸引了一部分网友的关注,靠着这波流量,谢孟伟开始直播带货。
对这个行业有一些了解的人都知道,直播带货看似简单,实则水很深。
而且属于暴利,一些头部主播一场下来可能收入都高达上千万,这也是吸引越来越多人加入的主要原因之一。
虽然谢孟伟实力还算不上头部主播,可他一场直播下来也收入不菲,起码不比拍戏差。
尝到甜头的他便一头扎了进去,将其视为未来奋斗的目标。
然而,他却没有一份坚定的心性,从而逐渐迷失在金钱的海洋中。
为了赚钱,底线和原则通通可以抛弃,这才有了后来卖假酒的事情。
被网友曝光后,谢孟伟悔不当初。
这时潘长江出现了,那会儿的他刚接触短视频不久,大家还以为他就是跟个潮流,所以没有多想。
在一次连麦中,他苦口婆心的劝解谢孟伟,说他把控不住自己,容易被金钱蒙蔽双眼。
谢孟伟也是痛哭流涕,一副知道错了的模样。
事情到这里本来就已经可以结束了,不成想刚劝完谢孟伟的潘长江,自己转过身也跑去直播带货了,而且也卖的酒。
一方面他说这行水深,很多人都无法把控自己;另一方面自己又着急忙慌的,在直播间里大喊“321上链接”,看起来是如此的可笑。
更讽刺的是,前脚让“家人们”快抢的潘长江,后脚就被爆出卖假酒的消息。
尽管潘长江自己对此矢口否认,但他在直播间卖的酒价格比市场价高是事实,宣称有茅台内部关系结果也被爆出是假的。
诸多争议之下,潘长江辛苦半辈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观众缘和口碑算是彻底毁了。
不论他再如何挽尊都无法改变现实,至此潘长江的首次转型算是以失败告终。
虽然如今他还活跃在短视频平台上,但橱窗里却一件商品都没有。
想必他自己也知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及时收手才是上上之选。
不过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恰好这两年短剧又兴起,不少专业长剧演员都纷纷进入到这个市场。
毕竟演短剧来钱快,关键活还轻松。
从目前观众的反映来看,整体情况还是不错的,对潘长江而言,演戏才是他的老本行。
演了快一辈子的他,即便没办法和影帝相比,但也比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要强的多。
只是都已经年过六旬,本来都到退休的年龄了,为何潘长江还是会一再执着的,追求事业的第二春呢?
如果没有“潘嘎之交”,要说他是热爱表演还能说的过去,但从此前的事情来看,大概率是舍不得影视剧这块大饼。
就目前的短剧市场来看,演员的收入基本上在日入几百到几万不等。
主要看戏份和咖位,通常戏份较多且算的是头部的演员,日收入都是在好几万左右。
类似潘长江这种自带流量的、知名度较高的演员,收入会更多。
当然整体上来看,还是没有办法和长剧市场相提并论。
但相对的长剧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像潘长江这种老一辈的演员,早就开始逐渐被市场淘汰。
这与演技无关,而是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
即便能够留下,他们拿到的也都是不起眼的配角,所以连带着片酬也会大幅度降低,两相对比之下,拍短剧更划算。
而在划算之余,也彻底丢掉了潘长江做为老戏骨的傲气和格局。
人嘛,就应该在什么样的年龄去做什么样的事情,年轻的时候就好好工作,老了就好好享受生活。
市场一共就只有这么大,老一辈的人迟迟不肯退位让贤,以至于观众们很难看到新面孔。
而这就会导致,连带着整个影视圈都变得索然无味起来,不过这里指的并非只有潘长江一人。
包括那些目前依旧活跃在圈内,一大把年纪了还非得演偶像剧,强迫观众看中老年恋爱的明星。
过度贪婪只会让人变得“恶臭难闻”,即毁了一生的努力,也对不起年少时率真又热血的自己。
人活着,不仅要懂得抓住何时进场的时机,这样才能乘风而起,一路顺风顺水抵达彼岸,还要学会抓住退场的时机。
在合适的时间潇洒离场,将机会留给更有需要的人,也给自己留一世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