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示乔
一部反战电影的横空出世,让这个暑期档的电影不再一潭死水。
看了《南京照相馆》,才明白什么叫做好饭不怕晚。
的点评,更是说出了人们的心声。
官媒点评,字字珠玑
仅仅上映五天,电影《南京照相馆》就拿下了6亿的票房。
甚至在猫眼专业预测显示,最终的票房可能会达到三十多个亿。
没有流量明星,也没有德高望重的大导演,《南京照相馆》凭什么能有如此成绩呢?
看了的点评之后,也就有了答案。
“一次向死而生的叙事,书写了整个中华民族艰难心生中历史的一页。”
在南京城被人日军攻陷之后,那里的中国百姓,好似都变成了待宰的羔羊。
侵略者一边大肆屠杀百姓,一边还要伪造所谓友好相处的照片向外界展示。
《南京照相馆》将镜头对准施暴者,电影内容没有任何美化侵略者的行动。
动手的漠视的都一样,都是挥刀向普通百姓的刽子手。
在电影首映礼上,所有主演一改往日常态,个个都默不作声脸色难看,演员更是泪洒当场。
他们依旧没有从拍摄过程中走出来,可见《南京照相馆》后劲有多大,而王传君更是为自己出演的汉奸角色道歉,网友也不免有点关心他的状态。
在首映礼上王传君说了这样的话,他说他为自己出演的角色而感到抱歉,也痛心如今中国人依旧没有得到应有的道歉。
此话一出,引起无数人的共鸣,也足以看出,他依旧在这个角色中没有走出来,或许他的释怀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南京照相馆》中,王传君饰演了日本翻译王广海,一个受尽世人唾骂,内心极其挣扎的角色。
他不敢赌反战会不会胜利,于是用翻译的技能,在日军面前谄媚换取一线生机。
可面对同胞遭受的暴行,他也没办法做到完全的忽视,几次挣扎忍不住落泪。
镜头里传出一句话“大好河山,寸土不让”,王传君看着看着突然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泪,说“自己不想当汉奸了”。
等到了拍摄结束,他依旧缓不过来。
站在角色里面也站在日本人身边的他,看着眼前这一幕,又想到了镜头里的那句“大好河山寸土不让”,他压根无法入戏,直接崩溃大哭。
那一刻,他的内心极其煎熬,他痛恨日本人惨无人道的行为,也需要履行作为一个专业演员的职责,内心无比挣扎。
导演看到他的情况,也为之捏了一把汗。为了活跃气氛,赶紧和他说道“没关系,现在是一点也伺候不了日本人。”
对于像王传君这样体验派的表演者而言,或许更像是经历了一次当时那样的磨难,让他寝食难安。
从演员沉重的表现来看,可见这部电影的内容有多么令人痛彻心扉。
《南京照相馆》后劲到底有多大
《南京照相馆》是基于南京沦陷的背景下,一群人为了活命躲在了吉祥照相馆。
他们被迫要为日军摄像师冲洗底片,却没曾想阴差阳错下拍到了日本人的种种罪行,于是一拍即合决定把这些罪行送出去公之于众。
很多去看了电影的观众泪流满面,电影院死一般的沉寂,每个人出来后脸上都没有任何表情。
但是所有人都说还是要看,虽然很疼,但是“疼痛”是能够铭记历史的唯一方式。
电影里的很多镜头至今让人印象深刻,日本人想拍出自己亲和的一面,逼迫着中国人露出笑容。
可谁知一个婴儿哭的不停,任凭母亲如何拍打哄睡都无济于事,一个日本军官大发雷霆,直接抢过孩子摔倒了地上。
孩子顿时没了声音,母亲的一声哭泣让所有人的心撕碎一般的疼。
旁边站着的人不敢说话只能默默掉眼泪,崩溃大哭的母亲也顾不上自己的处境只恨自己保护不了孩子。
而台下的观众更是毛骨悚然,内心的恨意在这一刻也到达了顶峰。
日本人看到街边流浪的小狗,拿出食物喂给狗吃,还示意把这一幕拍下来,想要表达日本人对中国人的宠物也依旧爱护有加。
他们想博一个“有爱心”的好名声,可是镜头一转,小狗旁边躺着的是他主人的尸体,它呼唤了无数次可是却再也听不到主人叫它的名字。
镜头再一转,是即将沦陷的南京,这里尸体早已经堆成了山,眼前的这一幕多讽刺啊!
他们试图通过施舍一只小狗达到自己的目的,却从未把中国人当“人”看。
拍摄过程中,没有一个演员怕苦怕累,很多小演员他们不会演戏,却依旧在看到日本人的恶性后不由自主的流泪。
这不是演戏带给他们的,而是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痛到了他们心里。
那一场被火焚烧的戏码,没有假象全是真人,他们身上涂满了防火胶,测试了一遍又一遍,保证安全后才拍摄。
结束后也是立刻做了安全措施,演员笑着说,“没事保护的很好,一点也没受伤。”
为了这个镜头他们愿意付出这些努力,他们是安全的也是幸运的,可是曾经真实经历过这一切的南京百姓,他们却根本没有重来的机会。
逃亡那段戏,看起来很慌乱,可是依旧能够看到:
农民背着的是大鹅,医着扛着的是药材,文人怀里的是书画,军人手中紧握不放的病患和同胞,就连孩童也不愿放弃比自己小的妹妹,努力想把她带走。
这一刻的他们看起来很渺小,但其实很伟大,这样的电影,你又怎么能说他的后劲不够大呢?
“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如今中国人做到了,而王传君那句“我们应该得到的道歉却迟迟没有出现”也印在了无数人心里。
相信《南京照相馆》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震撼,更是对历史的铭记,我们没有经历就永远不能代替前辈替他们选择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