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里,坚持原则是件可贵的、难得的事情。
但谁能想到,圈内竟然有这样一位把原则和倔强刻进骨子里的人。此人便是观众们心目中的老戏骨李保田。
年近八十的他曾经拒绝过广告商邀约,为了底线甚至不惜与“铁三角”中的其他两人割席。就连儿子李彧结婚的时候,他也“狠心”的没有出席现场。
很多人都说他心肠太硬,殊不知他背后也有着道不尽的苦衷。可能谁都不知道,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他也曾泪流满面...
李保田,1946年在江苏徐州出生,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好在他是个乐观的孩子。上幼儿园时,调皮的他就展现出了厌学的一面。
为了不听老师讲那些规矩,他经常翘课去街边听人家爱唱戏。
一开始,他还觉得没人管的感觉真好,直到父亲不留情面的那一脚,不仅踹碎了他的自尊,也让他的性格开始变得孤僻。
意识到自己被孤立以后,李保田没有大吵大闹,反而渐渐适应了独来独往的状态。上到小学四年级时,他因为数学不及格要留级重读一年。
得知这个消息,父亲没有鼓励他,反而让他继续用破烂不堪的书本和文具。这对于小小年纪的他来说,无疑是委屈的。
而这其中夹杂的,还有些自卑。学习的心思被彻底消磨完以后,李保田每天晚上放学就去剧场门口别人不要的票根。
虽然只能看几十分钟的戏,但他已经很满足了。后来,江苏省戏曲学校和文化干校到他的家乡招生。
他想去尝试一下,又怕父亲不同意。于是在瞒着家里人的情况下,他带着年幼的弟弟报了名。
考试的时候,他毫不怯场的样子吸引了老师的注意。而他那活灵活现的表演,更是成了他考试时的加分项。最终,他和弟弟如愿接到了录取通知。
在把消息告诉父亲之前,他预想过对方会发脾气。但没想到,换来的竟是一顿暴打。
父亲是当兵出身,后又当了半辈子农民,他无法忍受儿子如此不务正业。
可李保田实在坚持,最后他们也只能妥协。离开家那年,李保田只有13岁。虽然不知前路如何,但他敢肯定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
自那以后,他在省戏校学了几年柳子戏,在梆子剧团学了几年丑角。直到1966年,他来到了当地的文工团,这才终于有了点出人头地的苗头。
原本大家都以为他要吃一辈子戏曲饭了,没想到32那年他竟萌生出了考取中戏的想法。虽然不被人看好,但他最终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自1983年起,他开始正式接触影视剧拍摄。从《闯江湖》、《流浪汉与天鹅》、到《人鬼情》等影片,他不断打磨自己,直到拿下金鸡奖最佳男配。
后来,他又相继出演了《菊豆》、《葛老爷子》等影视作品,都收获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据说在拍摄《葛老爷子》时,他因为经常要漂白头发,导致后来头发没办法恢复到原状了。但就算是这样,他也从未想过放弃演戏。
真正让他被观众所熟知的,还是那部《宰相刘罗锅》。在那部剧中,他不仅演出了刘墉的机敏,还演出了他的才干。
自那以后,李保田名声大噪,甚至还一举拿下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而他和张国立、王刚三人,也因此成了观众们心里关系巨铁的“铁三角”。
凭借这部剧火了以后,很多人喊话他拍续集,可他却拒绝了。哪怕其他人都已经又把约续上了,他也丝毫不动摇。
因为他觉得一个作品最好的状态就是只有一部,再多了就是卖情怀圈钱了。因此在那次拒演以后,他再也没有和其他两位合作过。
有人说他清高,有人说他霸道,他对其充耳不闻。后来他因为一次资方的“背叛”,一纸诉状把对方告上了法庭,因此遭到了多家公司的封杀。
他心里难受,但底线不容践踏,他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愿向资本妥协。
而在面对天价广告费时,他也不为所动,因为他觉得那些东西自己都没用过,引诱他人买实在是昧良心。
2010年,儿子李彧结婚,他因为要拍戏没能参加。很多人说他无情,可就是因为他考虑的太多,不想让剧组浪费钱和时间才这样做的。
77岁那年,李保田拿下了中国文联终身成就艺术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