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筱晓
编辑/筱晓
曾因演技征服了无数观众的陈宝国,却因说了“真话”隐退娱乐圈!
娱乐圈的老戏骨,陈宝国凭借《大宅门》、《汉武大帝》等一系列经典角色,在娱乐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陈宝国作为圈内的大前辈,竟因说了“真话”,遭到众多粉丝抨击,如今却“消失”在荧幕,令人唏嘘。
得知真正原因后,网友纷纷表示“真是时代变了”,陈宝国的隐退,究竟是不是娱乐圈的一大损失与悲哀。
成为演员的机遇
随着年轻演员的不断涌入,曾经荧幕前有实力有演技的“老戏骨”逐渐消失在屏幕前,那些流量明星成为了观众大力追捧的对象。
陈宝国曾希望自己可以一直在演员的道路上走下去,可如今却消失在观众们的视野里。
当看到陈宝国的来时路时,网友纷纷表示“这是内娱的损失”!
陈宝国在成为演员之前,就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人,每天两点一线,拿着固定的工资,那时的他,根本不敢想自己未来也会成为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生活和演戏毫无交集的陈宝国,可偏偏遇到了机会。
陈宝国在路上无意间看到了中戏的招生简介,也许是上天注定的缘分,就这一眼,命运轨迹就发生了改变。
当时的陈宝国并不清楚演员究竟是什么,既然到哪儿都是打工的,不如就多条路多个选择的机会,于是就报名参加了中戏的招生考试。
考试现场,考官要求陈宝国表演一段才艺,从小陈宝国就没接受过艺术教育,别说才艺,连首歌都唱不出来,直接愣在原地。
考核结束后,陈宝国就不曾抱有希望,谁知却被中戏录取了,不仅他自己觉得奇怪,就连网友们都十分不解。
后来才听老师们解释到,因为他的那张脸实在是帅气,可是在娱乐圈这个地方帅气可不能当饭吃,演技才是真本事。
陈宝国对自己因为这张脸得来的学习机会十分珍惜,进入校园后,他十分努力,不断地磨练中的演技。
四年里,他成功从“学渣”逆袭成为“学霸”。
1982年陈宝国凭借《赤橙黄绿青蓝紫》中刘思佳一角,在娱乐圈中崭露头角,更是直接拿下了第一届金鹰奖的最佳男主角。
一夜之间,陈宝国声名鹊起,如同开了“挂”一般,片约不断。
2001年《大宅门》横空出世,一跃成为中国影史上的经典巨作。
剧中精湛的演技,以及对角色的精准把控,让他成为了“演技”的代名词,一部部深入人心的经典角色,更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可曾经经常出席各大颁奖典礼的陈宝国,如今却“消失”在了荧幕上,他究竟去哪儿了?
敢说“真话”
如今随着新鲜血液的涌入,各大社交平台都不曾看见陈宝国的身影,网友为此也表示猜疑。
然而,细扒陈宝国曾经采访时的言论,或许也能猜到他如今的结局,一切都是因为他说了“真话”。
在娱乐圈这个逐渐被流量所操控的时代里,陈宝国就像是一股清流,没有圈内的虚假,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虚伪,成了圈内不可多得的敢说“真话”的人。
在公开场合,甚至是采访中,陈宝国丝毫不避讳,也不畏惧的批评圈内的演员不敬业,甚至没演技。
陈宝国曾公开表示,身为演员,连基本的台词都记不住,用数字代替,全靠后期配音,这不仅是对对手演员的不尊重,更是对演艺事业的亵渎。
“数字小姐”的现象在娱乐圈时常发生,可是经常因为流量高,资源咖而被导演所忽视,演员门槛可谓是一低再低,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
在陈宝国看来,身为演员就要有立身之本,不仅要有过硬的演技,还得对演戏抱有敬畏之心,如今不仅没有演技,连最基本的敬畏之心都没有。
此言论一出就引起了娱乐圈的轩然大波,这一言论引起了一众圈内专业人士的认可,将他们不敢说的话给说出来了。
这一言论直指圈内乱象,陈宝国无疑是为那些默默努力、认真演戏却被那些虚无缥缈的流量“打压”的演员而发声。
可是,却也得罪不少流量演员的粉丝,一时之间,陈宝国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那些“无脑粉”纷纷对号入座,指责陈宝国倚老卖老,不尊重年轻演员,甚至觉得是刻意打压。
而真正让他陷入网暴的,还是他的“双标”做派。
陈宝国的儿子陈月末,已一进入娱乐圈就备受关注,他利用好自己多年以来积攒的人脉资源,没少给儿子演出机会,甚至力排众议直接让陈月末出演《老农民》的主角。
可是陈月末的表现实在是让观众失望,与父亲陈宝国的演技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一时之间,各种“资源咖”的声音都朝陈月末扑来,而陈宝国也受到了网友的质疑。
曾经吧圈内的流量明星批评的体无完肤,如今却力捧自己的儿子,这言行不一的做派也将陈宝国推向了风口浪尖。
甚至还将陈宝国的“隐退”归咎于舆论的压力,更有造谣被“封杀”。
隐退真相
可事实并非如此,陈宝国的“消失”并非是隐退,而是在现下这个环境中做的一种选择。
现如今的陈宝国表示自己是主动待业的状态,也就是说他自己选择的“消失”。
在这个“快餐剧本”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演员为了快速打开自己的名声而出演一些具有热点和争议的角色,可是剧本的内容毫无营养。
陈宝国认为演员不仅是要给观众带来娱乐,还要给观众带来精神价值,复合社会价值观,甚至有助于发扬民族精神。
他宁愿去等一个可以打动自己,让自己有创作欲望的剧本,也不愿浪费自己的一身才华出演那些没有含金量的剧。
也许是时代发展的太快,根本等不起一部剧深入的推敲,要求一部剧质量与速度并存,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今娱乐圈内能有陈宝国这样的,对演戏抱有敬畏之心,对角色选择有原则的演员少之又少。
或许,从某种严格意义上讲,陈宝国的隐退,对于内娱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损失与悲哀。
也希望那些真正热爱演戏的演员,能够早日走到观众面前,为观众带来更高质量的作品。
信息来源:《万万没想到!66岁就“消失”了的陈宝国,偏偏成为了娱乐圈的悲哀》
《“国家一级演员”的陈宝国,为什么渐渐消失了?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