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好是我自己来定义的,如果连我自己都不认可,那别人更有理由质疑我。”
自从登上《乘风2025》的舞台以来,王珞丹遭遇了不少质疑声。有人认为,作为演员的她已经失败,而她参加的这类唱跳类真人秀,似乎也只能靠节目组“扶持”才能进入决赛。她如今的境遇,几乎是“过气演员”无奈的真实写照。那么,曾经站在事业巅峰的王珞丹,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沦落到今天的境地呢?
直率坦诚
王珞丹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她说话直接,既不会对自己客套,也不会对别人有任何遮掩,许多时候,她甚至得罪了别人都毫不自知。自从进入娱乐圈,她也在不断地成长。
在一次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她是不是班上最漂亮的女孩,王珞丹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根本不算漂亮,班里有很多女孩都比我漂亮,我的模样根本没什么特别的。”她称这是自己说的“大实话”。
有一次,她演完话剧,意外地拿了奖。在庆功宴上,大家聊起了未来的工作安排。她得知自己刚接了一个剧本,于是和大家分享。因为导演还未确定,她也不知道能否拍成。在聊天中,王珞丹当着大家的面批评导演“不靠谱”,这话竟然传到了导演耳里。后来,导演三次问她:“你对自己有信心吗?”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她表示,随着在圈子里待的时间久了,自己也变得更圆滑,情商也提高了不少。然而,那个时候她直接回答:“我只对自己有信心,其他的就不敢说了。”
结果,她和导演之间的合作彻底断裂,自己也没能拍成那部戏。现在的王珞丹自认为情商有所提高,她坦言:“后来就没有继续合作了,导演小心眼,没办法。”
王珞丹和“死对头”白百何的关系也很有看头。曾经,外界说两个人长得相似,王珞丹回应道:“我没办法改变别人长得像我,我只能做好自己。反倒是她比较尴尬吧,毕竟是她像我,不是我像她。”当时,王珞丹正处于事业的巅峰,而白百何的事业尚未达到同一水平,她也因此有了更多底气。然而,世事难料,不久后,王珞丹很快便被白百何反超,成了所谓的“过气演员”。
职业生涯的巅峰
王珞丹职业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便是“米莱”。这个角色本来是白百何的,但因为白百何当时在德国,王珞丹幸运“捡漏”,结果一炮而红。
演完“米莱”后,她的事业急速攀升,还被封为“金鹰女神”。虽然这个称号更多的是象征意义,但她当时确实是金鹰节的代言人,每一票都是观众投出来的,足以见得她当时的受欢迎程度。
陶虹曾经说过,徐峥演完一个“茄子”后,所有紫色都找上门了,王珞丹也有类似的遭遇。演完“米莱”后,类似的“小妞角色”纷纷找上了她。年轻气盛的她,刚从学校毕业便一夜成名,对未来充满了自信,也开始拒绝一些角色。她认为这些角色无法超越“米莱”,于是她一个个推掉了。然而,时至今日,她似乎意识到,这样的选择未必是最明智的。
王珞丹本身毕业于电影学院,她对自己的演技有着较高的信心,虽然她知道自己不算最漂亮,但她相信自己能够塑造多样的角色。然而,圈内一些前辈并未这么看待她。曾获得金鸡奖最佳女配时,她凭借年轻和外形打败了资深演员迟蓬,倪萍在颁奖时也特意提到,觉得她因外貌而受到更多关注。事实上,王珞丹出道多年,拿到的主流奖项并不多,许多人认为她只是依靠角色红利,若是白百何演了“米莱”,恐怕她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
“过气”现状
每个人都知道,《浪姐》系列节目是专为过气女星设立的,王珞丹参加《乘风2025》,自然也没有逃过“过气演员”标签。节目里,每位参赛者都表示希望突破自我、焕发新生,实际不过是想借机吸引更多热度。
不可否认,虽然王珞丹现在已被视为过气演员,但曾经的她,完全有资格和刘亦菲、杨幂等人并肩而立。在节目中,她的表现一直名列前茅。虽然在唱跳方面,她并不是最强的那一批,但她始终坚持自我,尽管有不少网友批评她不够出色,她还是坚信自己能够继续前行。尽管这个节目没有带来预期的热度,但她的坚持本身也反映了她的坚韧。
回望白百何,她已经成功复出,虽然没有重回巅峰,但事业也有所回暖。而王珞丹的近况却不太乐观,已经很久没有主演作品。是她不再热爱演戏,还是她的机会已经不再?她的事业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复苏。作为演员,作品才是立身之本,然而她在这方面的欠缺,显然影响了她的未来发展。
对于王珞丹来说,《乘风2025》是一次翻身的机会,然而她并没有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现在来看,这档节目并未给她带来足够的热度和突破。如果她能够早点参加,或许像黄圣依、张雨绮那样成功回归,但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多的后悔也无济于事。
王珞丹的“失败”,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她曾经拥有过机会,但后续的发展并未跟上,导致她的巅峰期停留在了“米莱”这一角色上。如今,她的“过气”标签几乎已经无法抹去,但她自己已经学会接受并调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