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兰奖的最佳女主角投票结果,终于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尽管白玉兰奖的结局已尘埃落定,但刘亦菲的风波却依然层出不穷,每天都在热搜上占据一席之地。
从6月26日的白玉兰提名晚宴开始,刘亦菲的一举一动就备受关注。那晚,她推掉了LV大秀的压轴,换上了定制晚礼服,出席了白玉兰晚宴。按照以往她从不出席不拿奖的惯例,大家都以为这一次她已经稳拿最佳女主角,粉丝们也纷纷在网上预热,传出刘亦菲已经“预定”白玉兰奖的消息。
然而,短短24小时内,局面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刘亦菲并未如预期出现在白玉兰的颁奖现场,随之而来的便是网友的质疑和指责,许多人认为她是“小心眼,输不起”。粉丝们则纷纷为她辩护,有人猜测她被人恶意操控,故意先让她知道能得奖,利用她的人气制造热度,最终却临时反悔,这才导致她赌气缺席。
另有粉丝表示,可能是因为当天上海突如其来的暴雨,把刘亦菲堵在了路上,导致她的礼服被泡水,无法到场;还有人称她急忙飞回北京是因为母亲生病。虽然各种说法层出不穷,但大部分网友更倾向于认为,刘亦菲就是输不起。
直到今天,刘亦菲依旧未出面解释,大家以为风波会随着颁奖结束逐渐消散,却没想到白玉兰组委会中的某人发了一条朋友圈,言辞间提到“尊重规则,方获同行尊重”,这被不少人解读为在暗指刘亦菲。刘亦菲的粉丝也没坐以待毙,有人甚至直接向广电总局、上海市政府和东方卫视上访,要求公开此次最佳女主角的投票结果。
然而,不久后又有粉丝出来澄清,称这不是刘亦菲真正的支持者,而是某些人有组织、有预谋地故意挑起事端,借此黑化刘亦菲。透漏得奖消息、临时反悔、朋友圈暗讽等等一系列的热搜,似乎都成了有人精心安排的剧本。
对于刘亦菲来说,她的每一次出现都注定会成为舆论的中心,而这也证明了她的火爆程度。无论是好评还是质疑,似乎都在证明她在娱乐圈的无可替代性。
从出道至今,刘亦菲便始终处于流言的漩涡之中。凭借母亲家族的强大基因,她从小便拥有了绝世的容貌,进入演艺圈后,她的美貌让她一举成名。无论是《金粉世家》中的“梦中情人”,还是《仙剑奇侠传》里的赵灵儿,刘亦菲的美丽早已为无数观众所熟知。
尤其是在拍摄《神雕侠侣》时,尽管导演和投资人曾质疑她的年龄和角色的契合度,但金庸力排众议,坚定地将小龙女的角色交给了她。而她也成功地塑造了这个经典角色。尽管一时声名鹊起,但关于刘亦菲的非议也随之而来,谣言四起——有人说她是变性人,有人说她私生活混乱,有人说她是整容脸,甚至有说她曾是一个问题学生。
为了解除这些流言,刘亦菲曾亲自坐在《今日说法》的镜头前,回应这些荒诞不经的传闻。她坦言,自己也常常想,为什么总是有这么多关于自己的谣言?虽然这些流言最终被一一澄清,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她,那就是——她的演技是否能得到认可?
许多人都认为,刘亦菲只是个“花瓶”,甚至戏称她是“面瘫”,缺乏演技。而她却不甘心这种标签,一直努力通过每一部作品来证明自己。无论是《神雕侠侣》中的瀑布戏,还是《倩女幽魂》中的打戏,她都亲自上阵,身上遍布伤痕。为了争取《花木兰》的角色,她不顾身体极限,连续试戏、体能测试,甚至没有休息。这些努力也显示出刘亦菲非比寻常的专业精神,但在很多人眼中,她依然是票房的“毒药”。
直到2022年,《梦华录》的热播,才让刘亦菲彻底改变了大家的看法。许多人没想到这部古装剧会如此成功,豆瓣评分一度飙升至8.8分。接下来,她又凭借《去有风的地方》和《玫瑰的故事》连续三部作品再次打破偏见,成为了公认的演技派代表。
这些作品虽然并不属于当下最火爆的类型,但刘亦菲却凭借自己的演技把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不少人开始称赞她是“市场新风向标”,而那些跟风的演员却纷纷扑街。
或许,这一切都源于刘亦菲不拘泥于流行和大制作的心态。她更关心的是是否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剧本和角色,而非外界的评价。生活中的她更像是个典型的“I人”,不喜欢社交、不喜欢热闹,更喜欢安静地宅在家里看书、撸猫。
她坦率直接,不做作。曾有记者问她为什么头发那么柔顺,她干脆回答:“这是假发”。面对外界的评论,她从不在意,只关注自己真正喜欢的事物。她曾说过:“不能在乎别人的看法,不能在乎别人如何评价你。”在同龄的女星纷纷努力突破的时候,刘亦菲却依旧做着自己,坚守着自己的舒适区。
或许,这也是她强大路人缘的原因之一吧。
就在外界为白玉兰奖的纷争争论不休时,刘亦菲早已离开了这场喧嚣,与朋友们享受着宁静的聚会,依旧没有表态,也未发表任何评论。或许,她真觉得没必要回应这些外界的声音。正如她一贯的态度:“不要拿别人的逻辑来惩罚自己。”37岁的刘亦菲已经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一切,她不再在乎外界的评价,只想做真实的自己,追求内心的充实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