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惊喜?
惊喜,往往来自最出乎意料的对决。比如,大鹏这个起步于喜剧的小人物,竟然在与导演姜文的对抗中,反而赢得了胜利。这个结果,放在眼前,还是让人难以相信。
2023年7月18日,大鹏主演的《长安的荔枝》和姜文执导的《你行!你上!》几乎在同一天上映。首映当天,大鹏的电影一举登顶,票房达到了3559万。虽然与第二名的差距不大,但第三名姜文的电影则被远远甩在了后头,差距几乎接近一倍。
截至文章发布时,《长安的荔枝》上映7天,总票房已突破3.33亿,预计最终会达到7.6亿左右。在电影市场整体下滑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个小奇迹。而姜文的新片,《你行!你上!》则远远落后,开局不利,至今票房还未突破亿,预计最终票房仅为1.05亿。
票房背后的口碑胜利
不仅仅是票房,口碑也是《长安的荔枝》的一大亮点。这部电影在上映前就通过点映积累了很好的口碑,影评人、观众、媒体等各方都给予了高度评价。最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即使面对雷佳音的强大影响力和姜文的压力,大鹏依然能够交出一份既有口碑又有票房的答卷。
这让人不得不佩服——大鹏逆袭的过程,是多么的不容易。
影视版与剧版的较量
原本《长安的荔枝》电影的最大对手,不是姜文,而是雷佳音。作为同名剧集的IP,《长安的荔枝》本想通过影剧联动来互相加成,结果剧集版一上来就为电影版泼了一盆冷水。剧集不仅剧情拉长,且许多设定与原著出入较大。岳云鹏的角色甚至与主角平起平坐,剧情完全被改编为轻喜剧,导致了原著粉丝的不满,剧集口碑急转直下。
这种负面效应无疑给电影带来了压力。电影版上映前,许多人对它持怀疑态度,毕竟剧集已经暴露了太多情节,观众的兴趣恐怕也大大减少。但谁料,电影版竟逆势而上,成功打破了这些负面预期。
对抗姜文的勇气
再来看姜文,这位华语电影的领军人物,他的电影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都曾是业内的标杆。《长安的荔枝》最初定档于7月25日,而姜文的《你行!你上!》也定在了相同档期。姜文显然不甘心让大鹏抢先一步,因此选择提前将档期提至7月18日,意图与大鹏抗衡。谁知,面对姜文的提前提档,大鹏更为强硬,宣布自己也提档,与姜文正面较量!
最终事实证明,大鹏不仅成功抗住了姜文的压力,还凭借出色的作品逆袭成功。电影《长安的荔枝》一经上映便连摘日冠,最终票房有望突破7亿,而姜文的《你行!你上!》则依然处于困境,口碑和票房双双失利。
电影的魅力
那么,大鹏的成功靠的是什么?答案很简单——好看。
尽管《长安的荔枝》是一部古装电影,它却给人一种意外的现代感。电影的氛围非常轻松、草根,甚至有些脱离传统古装电影的框架,给人带来一种新鲜感。比如,一整首RAP出现在古装片中,竟然被许多观众所喜爱,这样的反差非常有趣。
电影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却又充满戏剧性的故事:大鹏饰演的李善德,作为一名底层公务员,接受了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将新鲜的荔枝从长安送到千里之外的岭南。荔枝只能保持三天的新鲜,完成这个任务几乎意味着死亡。然而,李善德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并在一系列波折中最终完成了。
虽然剧情并不复杂,但电影的导演和演员们成功地将这份熟悉的故事讲得充满了悬念和情感。无论是服装、道具,还是场景设计,都展现了电影制作的精细与用心。
深度与反思
《长安的荔枝》不仅仅是笑料与轻松,它还融入了现实主义的元素。电影中的喜剧包袱被巧妙地嵌入到严肃的叙事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充满了青春、迷茫、绝望与奋勇向前的力量。
电影中的每一段情节,每一个镜头,都在牵动着观众的情绪。李善德与苏谅的友情让人动容,两位本不可能走到一起的人,在送荔枝这项近乎荒诞的任务中意外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而阿僮的悲剧则让人心疼,一个单纯的荔枝商人,最终卷入了深不见底的官场斗争,甚至连自己的家族都因此毁灭。
电影最让人震撼的部分,是刘德华饰演的大反派杨国忠。杨国忠这个角色几乎是完美地体现了典型的权力腐化,他的狠毒、无情与政治智慧让人不寒而栗。
《长安的荔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还通过深刻的官场讽刺,向观众展现了权力如何压迫普通百姓,如何让一件简单的事变得如此复杂与残酷。结局部分,杨国忠那句“以民养官”的话让人不寒而栗,而李善德和百姓的无辜则令人深思——究竟错的是什么?
大鹏的逆袭
最终,大鹏能够战胜姜文的原因不难理解——时代变了,观众的需求也变了。今天的观众不再仅仅满足于在电影院中消磨时间,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电影得到情感的共鸣和娱乐的满足。现在的电影市场,已经不再是姜文的江湖,年轻人需要的是让他们产生共情、让他们感到愉悦的作品,而这正是《长安的荔枝》所做得最好的地方。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