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妙】
娱乐圈的风云变化总是让人措手不及。曾经被嘲笑为“万年花瓶”的杨幂,如今悄然逆袭,从被全网质疑演技,到如今被大家称赞为“实力派”。而曾稳坐“励志顶流”宝座的赵丽颖,却在近年来口碑一落千丈,从“观众缘扛把子”一夜之间变成了网络吐槽的对象。这一幕反转,究竟发生了什么?杨幂是如何逆袭成功的?赵丽颖又为何栽倒了呢?
赵丽颖凭借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盛明兰和《风吹半夏》中的许半夏,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励志角色,渐渐成为85花中的“沉淀型演技代表”。她的角色既有韧性又富有层次,成功地积累了观众的认可。而在电影领域,《第二十条》和《向阳花》的表现,也让她的地位更加稳固。相比之下,杨幂的起步较为艰难,早期由于《小时代》一度背负了“偶像派花瓶”的标签,加上在《哈尔滨1944》和《狐妖小红娘》中的一些争议演出,舆论一度对她的演技持否定态度,甚至有声音认为她的职业生涯即将结束。当时,两位演员的口碑差距可谓天壤之别,谁也没想到,今天的局面会发生如此大的反转。
杨幂的转型开始于《酱园弄》,她在片中饰演一位底层囚犯,完全抛弃了以往精致的形象,素颜上阵,头发枯黄,脸上沾着泥灰,与她以往光鲜亮丽的角色截然不同。而在《长安的荔枝》中的郑玉婷一角更是让人惊艳。她将这个小人物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送别丈夫去岭南时的那一幕,以及重逢时见到丈夫从船上下来的惊讶与开心,深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瞬间沉浸在剧情中。郑玉婷本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吏妻子,没有什么波澜壮阔的情节,但杨幂却凭借细腻的演技赋予了她深厚的韧性。在戏外,杨幂更是没有任何“耍大牌”的架子,在首映礼上,她站在角落,把中间的位置让给老戏骨,展现了极高的情商和自我认知。
然而,赵丽颖的转折点却是在《酱园弄》里。她在片中仅出演一个女作家角色,七分钟的戏份却让她的表现成为了网友热议的焦点。穿着精致旗袍坐在书桌前,台词却像小学生读书般生硬,语调缺乏激情,完全没有代入感。许多网友翻看她在《知否》中的表现,发现她有些长台词也被硬生生地断开,让人质疑她的台词功底是否扎实。评论区纷纷出现“台词可以再练练”的留言,赵丽颖的演技再次被放大检视。
除了戏里的问题,赵丽颖在戏外的行为也让她的形象大打折扣。她多次缺席重要活动,像戛纳电影节红毯、上海国际电影节等,电影的路演活动也全程缺席。在其他演员忙着宣传时,赵丽颖却被拍到在三亚度假。她的经纪人解释是“身体不适”,但第二天却有人晒出她在奢侈品店购物的照片,这让她的公众形象受损不少。与此同时,赵丽颖与章子怡的微博互动也显得冷淡,只回复了一个表情包。而杨幂则在与章子怡互动时,毫不吝啬地晒出两人的合影并配文称“前辈引路,受益匪浅”,这种对比无疑让杨幂的情商和形象更胜一筹。
赵丽颖虽然多次强调“励志人设”,但与杨幂相比,她似乎过于依赖这一标签来支撑自己的人气。曾经那位自信满满、说着“我农村出身没背景,只能靠努力”的女孩,如今却因“耍大牌”和不稳定的情绪管理,逐渐将“励志人设”踩碎。更有粉丝翻出她在2011年时对网友误认她为杨幂的吐槽,反应上显得有些尴尬。而她的粉丝们则曾力挺她“刘亦菲有的我们也要有”,结果刘亦菲带着《花木兰》走国际红毯时,赵丽颖仍在拍摄古装剧。这一切的种种,不仅让她的个人形象受到质疑,也加剧了她与杨幂之间的竞争。
杨幂凭借坚实的演技基础和稳定的公众形象逐渐稳住了自己的地位,而赵丽颖则在面对不同类型角色时暴露出了演技上的短板,尤其是“受难成长”这一老一套的角色设定,限制了她的演艺发展。她曾被认为有演技实力,但随着一次次的失误,她的演技储备被越来越多的人质疑。她在选择角色时过于依赖过去的成功经验,代言的品牌也频频踩雷,电影宣传缺席、互动冷淡,最终让她的“励志”形象崩塌得无影无踪。
总的来说,娱乐圈的口碑并非由“情商”或“运气”简单决定,真正的基石是演技,而选择则是关键。舆论也如同风,随着地基稳固、方向明确,风将助力演员们走得更远。而杨幂已经明白了这一点,她没有再炒作“独立女性”标签,而是沉下心来磨练演技,攒下了良好的口碑。赵丽颖则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找回初心,打好演技这一基础,才能真正走出这场“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