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目前在央视1套等平台热播。随着剧情的逐渐展开,我发觉这部剧有三个“意外之喜”,这些“意外之喜”不仅让我产生了强烈的追剧热情,更让我对目前低迷的国产剧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第三个“意外之喜”—演员的深度投入
如今,大家对影视明星的吐槽可谓是愈演愈烈!不少演员、特别是那些流量当红的小鲜肉,似乎把演戏当成了游戏,表现得虚假懒散、并不专注。然而,当我看到《浴血荣光》中,主演与群众演员一起认真挖战壕的场景时,我真的惊呆了!无论他们的投入是否发自内心,这至少是个积极的信号。如果更多的国产剧演员能如此上心,那么国内影视行业的春天将指日可待。
第二个“意外之喜”—实地拍摄的真实感
近年来,许多国产剧的布景常常在影视城、影棚,甚至是通过电脑制作,导致剧情缺乏真实感,令观众难以“沉浸”其中。而《浴血荣光》几乎所有场景都是在真正的地点拍摄,其“实”的程度可谓令人惊讶。
茂密的罗霄山脉,泥泞的羊肠小道,狭窄的石板街,简陋的泥瓦房,古旧的木门,剧中一个个真实场景自然地让观众的思绪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第一个“意外之喜”—创新的演员阵容
可能你会预测王仁君会演“毛委员”,但你能猜到陈龙的角色是谁吗?王志飞又演了谁,保剑锋、张一山扮演的角色你是否想象不到?
《浴血荣光》在角色的演员选择上大胆而独特,虽然有些观众一时难以接受,认为形似而神不似。然而,在唐国强、刘劲等特型演员逐渐老去的背景下,培养新一代的特型演员是既必要又迫切的。革命剧需要传承,特型演员也需要有人继续接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浴血荣光》的尝试是值得点赞的。
当然,《浴血荣光》也并非没有瑕疵,我认为这部剧最大的问题在于台词过于书面化。在那个年代,大多数革命战士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更别提偏远山区的农民。用那些官话段子,他们很难理会,这也与当时的现实情况不相符。而“毛委员”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的独特才能,能把革命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让普通人都能理解。
希望未来的国产剧都能借鉴《浴血荣光》中的这三个“意外之喜”,将“意外之喜”转化为“意料之中”,到那时,国产剧的又一个春天就会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