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昕然真的很适合做《女儿是妈妈》这档节目。她不仅参加过上一季,而且从中得到了许多收获。作为飞行嘉宾,她的表现非常真诚,明显是带着帮助四对母女的心情来的。她在与这些母女们互动时,展现出了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一眼看出许多问题,并且直言不讳地指出来,这种坦诚让人非常喜欢。
为了能更快与四对母女建立关系,陶昕然首先选择敞开心扉。她坦言,在录制上一季节目之前,她和妈妈已经有十年多没什么沟通了,彼此也不了解对方。邓奶听了非常惊讶,忍不住问:“为什么?”陶昕然解释道,小时候妈妈非常严厉,经常因为学习的事情惩罚她。所以,那个时候她对妈妈有些反感。但现在,她对母女关系有了全新的理解。她认为,母亲应该是无条件支持女儿的人,而女儿也应该是如此。她说:“人生有很多事情可能来不及,但只要来得及,我们就应该去做,去表达。这也是我和妈妈现在的相处方式。”
黄圣依很好奇这种变化是否与参与节目有关,陶昕然回答道,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她本身不太习惯表达自己,无论是爱还是不满,她都不太说出来。但在这个节目里,总有一些环节会让你去表达,让你去做,慢慢地,她开始学会了表达爱与不满。
黄圣依可能在陶昕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问她:“成绩那么好,为什么不按照妈妈的意愿去选择学业?”陶昕然坦言:“我觉得学习不再让我开心,那时候我觉得我是在帮妈妈学习,心里有种想要逃离的情绪。”黄圣依表示理解,认为陶昕然妈妈那种过于严格的教育方式,反而让她偏离了自己的内心。如果能够放宽心态,也许她会走得更顺利。陶昕然也认同,她说,如果那样的话,也许她现在会是老师、翻译或律师之类的。
听到这里,黄圣依似乎也在回忆自己当初“违背”妈妈期望的经历,她的情感在言语中流露。李嘉格的妈妈,薄永霞,也深受触动,问陶昕然:“那你妈妈会怎么想?”陶昕然坦言:“那个时候我只想逃避,不太在乎妈妈的感受。”霞姐又问:“那是不是有些恨妈妈?”陶昕然笑着回应:“并不是恨,而是很复杂的情绪。你说东,我就想往西。”这话让我感受到,陶昕然的表达和共情能力真的很强。通过她的回答,我们也能稍微感受到李嘉格当时选择逃离家庭并急于结婚的原因——也许她对妈妈的情感纠葛促使她做出如此决定。
这次作为飞行嘉宾,陶昕然参与了两个虚拟游戏环节——“人生拍卖会”和“人生当铺”。在拍卖环节,陈梦拍下了一个“未来解答器”,它能告诉你关于未来的一些答案,包括事业和感情的走向。陈梦对待事业和感情的态度很鲜明,她表示,如果问到能否再次参加奥运会并夺得金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她会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她会被激起更强的斗志。但如果是感情问题,她则表示,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她宁愿放手,因为她认为一段不合适的感情只会带来痛苦,而自己也能在没有这个人的情况下过得很好。
陶昕然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实人生没有绝对的快乐或者痛苦,重要的是当下我们是否有勇气去投入,也有能力抽身而退。预知的结果不应该成为我们放弃尝试的理由。”她的这番话颇有哲理,提醒我们不要因为提前知道结果而错过了人生中的许多可能。
霞姐在拍卖会上买下了“生命透视眼”,她希望通过这个机器知道妈妈去世的时间,好让她能在最后一刻送别妈妈。说到这里,霞姐显得非常动情,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陶昕然一直在身边安抚她,轻轻地抚摸她的背。霞姐说,每次谈到妈妈,她的心里就非常痛苦,陶昕然安慰她:“没关系,上一季我都哭得很惨,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把眼泪压抑在内心,最后反而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情绪应该释放出来,哭也没关系。”
这时,李嘉格的反应却让人有点无语。尽管霞姐情绪崩溃,陶昕然一直在安慰,黄圣依递纸巾,唯独李嘉格坐在一旁,似乎对这一切毫不关心,只是在玩弄笔。感觉她的冷漠有些不合时宜。
当陈梦的妈妈谈到自己总是想兼顾家庭、事业、孩子时,陶昕然表达了女性常常面临的困境。她说:“女性总是试图做到全方位的完美,既照顾好家庭,又经营好事业,可这种平衡很难做到,往往会在不同的阶段有所侧重。”
李嘉格则表示,她常常听不懂妈妈的心情,但在这个节目里,她能看到其他母女的沟通方式,或许能有所启发。陶昕然敏锐地意识到李嘉格的言下之意,立即表示:“别人的评价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们能达成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听到这句话,霞姐连声附和:“对。”李嘉格也不禁点头。陶昕然对细节的敏感,确实值得点赞。
在“人生当铺”环节,霞姐的心愿是希望母女间能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李嘉格则回应道,她会尽力,但前提是自己也需要有足够的能量。这种说法多少有些回避责任,陶昕然立即接话:“我觉得你们还是要去努力。”然后她又说了一段让人深思的话:“每个人都有一点‘我执’,总是先把‘我’放在前面。举个例子,我爱她,是‘我’爱她,所以我的需求会摆在最前面。如果我们能放下‘我’,真正的爱就只有爱她。”这番话让我感觉,陶昕然是在指点李嘉格母女,如果她们能放下个人的自我需求,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消除矛盾。
陶昕然作为短暂的飞行嘉宾,她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无疑是非常敏锐的。可惜的是,李嘉格未必能完全理解她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