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奔跑吧13》收官节目,开头的感觉就像被闺蜜在深夜硬拉去看恐怖片,一手捂住眼睛尖叫,另一只手却忍不住想截图留念。那种情绪,紧张又刺激,还有一种“我不敢看”的微妙感,节目就像把“被逼”与“逼人”这两个情境展示得淋漓尽致,尴尬、痛苦与窘迫全都被无所顾忌地剪进镜头里,结果让人忍不住大笑,直拍大腿。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张真源踩指压板跑步机。最开始他踩上去的那两秒,指压板直接弹开,但在正式比赛时,他却主动要求跑最后一棒。镜头给了他一脸龇牙咧嘴的特写,那一刻我仿佛自己也感到脚趾的疼痛,却又止不住笑了出来。那种“明明知道会疼,还是非得做”的决心,和我们熬夜赶DDL时,嘴里骂老板、手不停敲键盘的状态简直如出一辙。
接下来,范丞丞把“逼人”这一行为玩出了新高度。他凭借自己临时导演的权利,强行把姚译添推到指压板上,还鼓动全场围观。姚PD脸上的“我想下班”表情一览无遗,但身体却被李晨和宋雨琦架了上去。那一刻,我脑海中只闪过一个念头:“打工人,别互相为难!”不过随即全场哄堂大笑,我才意识到,这明明是在为观众提供福利。
尽管节目很有趣,但我细心观察后发现,它其实把“社死”这种情况包装成了一种社交货币。当张真源磕头扇蜡烛时,他的偶像包袱彻底消失,而弹幕却充满了“弟弟好猛”的夸奖。看来,在2025年,敢于当众出丑才是最强的“运营策略”了。这就像我们发朋友圈故意晒素颜、晒失误一样:先自黑,接着大家夸你真实,流量密码就此锁定。
整场收官就像一场大型的团队建设活动。老MC李晨和郑恺负责维持局面稳定,沙溢、周深、白鹿负责制造欢笑,而张真源和范丞丞则全身心投入,展现出了极致的热闹。这样的分工,就像我们公司的年会:有的人充当背景板,有的人是气氛组,还有些人不得不表演才艺,而观众则坐在台下嗑着瓜子,一边评头论足,一边看热闹。
不过别急着夸“团队精神”,我反而感受到了一种微妙的较劲气氛。比如在指压板环节,张真源选了最后一棒,郑恺在前面明显愣了一秒;范丞丞决定加时赛时,李晨也在旁边积极推动。其实这些小小的暗流反而让节目更显真实感。谁说好朋友之间没有暗自较劲?就像我们女生宿舍抢最后一根烤肠时,也是一副样子。
然而,当我把精心剪辑的片段发给闺蜜时,她却泼了一盆冷水:“你不觉得姚译添被整得太惨了吗?为了节目效果把导演弄得这么尴尬,迟早会出问题。”我愣了一下,又回去看那个片段,姚PD被推到指压板上的惨叫声确实带着几分真实的疼痛。节目组为了制造热搜,硬把这些折磨包装成梗,就像在年会逼我喝交杯酒一样。
我不禁开始思考,这种成名是否建立在打工人的血泪之上。又想到范丞丞自己也跳进泥潭,主动被墨汁水枪喷,甚至自己加重惩罚,展现出“要出丑大家一起出”的态势。这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对等社死。当每个人都卷入其中,尴尬就不再是霸凌,而成了集体狂欢。就像闺蜜群体一起发丑照,单独一张可能是黑历史,合在一起却变成了“团魂认证”。
当然,这种套路用多了就会没劲。张真源从一开始的不自在,到现在的完全放飞,已经用尽了十二期。下一季能有什么突破呢?难道真的要拼命去做?范丞丞的“显眼包人设”如果每次都靠折腾PD,观众迟早会厌烦。就像我再爱吃辣条,吃得太多也会被呛得不舒服。
所以,我给这一期的收官节目打八分:五分给笑点,三分给“真疼”,剩下的一分留给下一季的悬念。毕竟谁能拒绝看一群帅哥美女在泥潭中互相折磨的修罗场呢?姐妹们,你们觉得这种“被逼”和“逼人”的套路还能再玩几季不翻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