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八卦新闻总是接连不断,永远也吃不完。
两个月前,老戏骨丁勇岱因在社交媒体为山寨超市“胖都来”站台,遭到了猛烈的舆论抨击,导致他的评论区被封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他终于平息了风头。然而,没过多久,他又因一个“点赞”事件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风波——他竟然为一条吐槽张译演技的帖子点了赞。
这一举动让丁勇岱再度陷入舆论漩涡,而张译也意外被牵连其中。这究竟是丁勇岱的真实想法,还是一时疏忽呢?这位老艺术家的行为究竟是真性情,还是愚昧无知?他的操作让人很难捉摸。
不久前,《以法之名》刚开播时,网络上便掀起了关于张译演技的热议,很多人觉得他演什么都像是“安欣”,甚至有人制作了对比视频,指出他的台词节奏和生气时的姿态完全相同。原本,这些批评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平息,大家的注意力开始转向电视剧的内容本身。但丁勇岱的一个点赞,犹如火上浇油,再次点燃了观众的争论。
这次的点赞究竟是无心之举,还是另有深意?网友们迅速变身侦探,试图揭开其中的谜团。有些人认为丁勇岱可能只是“手滑”,毕竟在娱乐圈,明星们误点并删除的事件屡见不鲜;但也有人觉得,这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的动机。
丁勇岱的社交媒体一向低调,自从“胖都来事件”发生后,他几乎彻底隐身,除了偶尔配合《以法之名》的宣传活动外,几乎没有主动发声。然而,偏偏在《以法之名》完结时,他选择点赞这条关于张译演技的负面评价。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样的举动都让人觉得有些背后捅刀的意味。两人刚刚合作过,私下的关系如何外界无法知晓,但在公开场合点赞负面评价,显然是不太合适的行为。
或许丁勇岱真的认同文章中的观点,即便是“手滑”,也很可能是在潜意识的影响下无意为之。毕竟,观众的批评也有一定的道理。从《狂飙》到《他是谁》,再到《以法之名》,张译饰演的角色大多是“充满压抑感的正义人物”,从内到外有很高的相似度。作为资深演员,丁勇岱看到这样的表演方式,难免会产生不满情绪,然而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显然并不妥当。
此外,丁勇岱自己在剧中的表演也存在相似的问题。曾有人批评他演技过于单一,总是用“大吼大叫”来塑造角色,甚至有人调侃他“只会瞪眼”。如此一来,丁勇岱站出来“指点江山”,不免让人觉得是在“讽刺自己”。这也不难理解为何观众会调侃他是在“以五十步笑百步”。
无论是丁勇岱还是张译,作为资深演员,他们常常在舆论的焦点下面对尴尬境地。一方面,观众对他们的期待值极高,任何小小的失误都会被放大解读;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演技也面临着瓶颈,缺乏突破和创新,难以找到合适的机会去尝试新的角色和表现方式。
尽管如此,二者的演技依然出色,问题主要出在“同质化”上。最初,观众会被他们细腻的表演所打动,但随着相似类型角色的不断重复,审美疲劳难以避免。张译恐怕自己也早有这种感受,才会在最巅峰时期宣布息影。可惜为时已晚,《以法之名》让他的担忧成了现实。
然而,演员演技同质化的问题真的是演员本身的责任吗?显然不是,这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靳东十年如一日演绎“精英人士”形象,从《伪装者》中的明楼到《底线》中的法官,始终是西装革履、面无表情;倪大红的“面瘫式演技”也被观众熟知,从《都挺好》的苏大强到《狂飙》的秦叔,都是表情管理如出一辙;就连王耀庆也被“霸道总裁”的角色定型,一出场便让观众知道这部剧谁最有钱。
这一切其实都是市场的选择所致。既然某一类型的角色有市场,演员就无需冒险去尝试新的角色。制片方和投资方也倾向于选择“已验证成功”的演员,而张译的正义警察形象、丁勇岱的幕后大佬设定都有很强的市场号召力,因此直接套用模板,不仅省时省力,还能确保安全。而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演员很难跳出固有的角色框架,自然会产生“演谁都一样”的情况。
尽管如此,丁勇岱和张译的点赞风波却也意外地为两人打开了突破的契机。要想走出同质化的困境,首先得敢于跳出舒适圈,尝试一些反差巨大的角色。正如李雪健可以从人民公仆到一国之君,陈建斌从奸雄到市井警察,这样的突破才能让演员焕发新生。
当然,这样的尝试并不容易,失败的可能性也很大。以张译为例,他在《狂飙》和《满江红》中几乎同时出演了两个角色,但明显地,《安欣》这一角色的热度要远远高于《何立》。然而,正是这样的失败才更有价值。如果演员不敢突破,他们就永远会被同一个角色束缚住,无法摆脱。演员的突破不仅仅是磨炼演技,更要回归生活本身。这一点,丁勇岱也是如此。
演了太久的卧底,或许就不再理解内心简单人的生活。而为了维持职业形象,演员往往会依赖商业合作和综艺曝光,但这些无形中消耗了他们的专业形象。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回归到表演的本质,回归生活本身。否则,表面上看似能够赚取利益的道路,很可能最终会让演员的形象严重受损。
正如黄磊在《向往的生活》中的“黄小厨”形象,即便在《张卫国的夏天》中也无法完全摆脱。老戏骨们最怕的,就是“固步自封”四个字。丁勇岱若继续依赖“歪嘴”、“瞪眼”的表演套路,张译若继续沉浸于“皱眉”、“驼背”的演技,势必会被年轻观众吐槽并渐渐遗忘。
目前,《以法之名》已然完结,丁勇岱的这一点赞再次将两位演员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张译无辜躺枪,演技同质化的问题再次成为讨论焦点,丁勇岱的形象也岌岌可危。但或许,这并不全是坏事,至少它让更多人意识到,演员演技的同质化问题,远不止演员个体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