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芳华》的播出让人期待万分,尤其是它作为《国色芳华》的续集。杨紫凭借在《长相思2》与《锦绣芳华》中的遭遇,无意间为娱乐圈敲响了一记警钟。尤其是在《锦绣芳华》首播时,节目播出了创纪录的十四个广告,让人印象深刻。然而,这样的开局并没有延续其高涨的势头。虽然节目本身质量不差,但它的表现却与预期有着明显差距。
《锦绣芳华》作为《国色芳华》的续集,剧情延续了前作的风格,讲述了女主何惟芳在经历了家庭迫害后,远走他乡,通过自己的牡丹种植技术,逆袭成功的故事。她的坚韧与努力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帮助了许多其他女性。这个故事本身的立意积极且令人振奋,爱情线也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没有令人感到乏味,也不至于过于甜腻。剧集的制作方面,杨紫和李现的搭档被寄予厚望,毕竟两位演员已经多次证明了他们在行业中的实力。特别是这次剧组不惜重金投入,演员妆容精致,服装考究,细节无不体现出制作团队的用心。
然而,即便剧集具备如此多的亮点,它的表现却依然平淡无奇。首先,宣传的力度明显不足。相比第一部《国色芳华》时的强势宣传,《锦绣芳华》显得较为低调,许多观众直到杨紫在白玉兰奖典礼上透露剧集即将上线,才得知这部剧的播出消息。相比起那些追剧的粉丝,能够认真观看颁奖典礼的剧迷并不多,这直接导致了剧集的关注度较低。再者,通过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反响来看,《锦绣芳华》的数据远远不如第一部,甚至有些惨淡。
剧集播出时,粉丝曾热烈讨论过开播当天创下的纪录——14个广告插播。虽然这对演员而言代表着抗剧实力,但对观众来说,过多的广告无疑影响了观剧体验。特别是在剧情的关键时刻,广告的突然出现让人感到突兀,情感的起伏也被硬生生打断。记得以前,电视剧广告通常集中在每集的开头或结尾,而如今为了追求宣传效果,广告频繁插入剧集的中间,甚至有时中插广告的频率堪比电影,极大地影响了观众的沉浸感。
从剧情本身来看,《锦绣芳华》虽然逻辑清晰,但缺少一些独特的亮点。相比起近期火爆的《逆爱》,哪怕制作成本较低,依然能凭借题材的独特性和新鲜感吸引观众的眼球。而《锦绣芳华》这样的长篇剧集,即使剧情设计合理,制作精良,但缺乏突破与新颖性,很难保持观众的持续兴趣。
除此之外,剧方将剧集分成两部进行播出,虽然能够让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分期赚取更多收益,但却有可能适得其反。续集的第一部分播出后,观众的热情早已被消耗殆尽。即便是看过第一部的观众,对于第二部的剧情走向早已能够预测,反而缺乏新鲜感。尤其是隔了几个月再播第二部,观众的热情自然减退,而与此同时,其他同期优秀作品的竞争也加剧了《锦绣芳华》的压力。
除了《锦绣芳华》外,杨紫主演的另一部剧《长相思2》也面临了相似的困境。尽管第一部的成绩亮眼,主演们也因此一夜爆红,但第二部却因为剧情缺乏创新而出现了口碑滑坡。剧中的女主角被批评为只会谈恋爱,其他人物虽然曾有着强烈的观众基础,但面对剧情漏洞和粉丝间的争斗,剧集的观看体验大打折扣。即使杨紫本人出来为剧集辩护,试图挽回口碑,但效果并不理想。
如果剧集能在第一部播完后一次性推出所有内容,或许观众对剧情的反应会更加热烈。近年来,电视剧的集数普遍较长,而在之前的黄金时期,许多优秀作品往往维持在较为紧凑的剧集长度上,这样有利于节奏的把控和剧情的紧凑感。然而,随着行业逐步倾向于通过剧集分割获取更多利益,原本打算通过这种方式延续热度的策略,反而成了制约剧集成功的绊脚石。
对于偶像剧来说,四十集的长度几乎已经足够,而《长相思2》和《锦绣芳华》两部剧集都在某种程度上让观众感到“拖沓”。即使杨紫这位顶级流量演员加入其中,也未能挽救剧集日益惨淡的播放数据,反而在与其他优质剧集的竞争中黯然失色。
最终,剧集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演员和制作的质量,宣传和观众的接受度同样关键。如今的娱乐圈,若没有一针见血的亮点,或者未能与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即便是顶级流量也未必能拯救一部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