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她是《错爱一生》里那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顾忆罗,一个眼神就能勾起观众心中的童年阴影;
她也是《雁回时》里为爱疯狂的阮惜文,在轮椅上的嘶吼中藏着深沉的绝望。
温峥嵘,出道已27年,她凭借一个个恶女角色,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生活中,她却是个反差极大的存在。结婚生子后,她逐渐淡出娱乐圈,重新归来时,却从配角开始。
如今,47岁的她,脸上少了些许当年的锋芒,多了份看透世事的从容与柔和。
曾经那个坚持“只演女主角”的倔强女孩,今天为何能安然接受女配的角色?
也许,这些角色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挣扎与成长,比她所演的戏更让人动容。
从北电的“戏疯子”到“恶女专业户”
1997年,北京电影学院的考场外,一位高个子女孩紧握着准考证,她的眉毛剃得干干净净,显得格外独特。为了集中精力备考,温峥嵘毅然剃掉了自己的眉毛:“这样我就不会去见人了,只能专心在家读书。”
她的这种坚决与专注,最终帮助她以专业课第一的成绩考入北电,并与海清、黄海波成为同班同学。在大学四年中,她被同学们称为“戏疯子”。
在排练课上,为了一个摔倒的动作,她能反复练习几十遍,直到膝盖青肿;
在分析剧本时,她总是写满批注,连老师都不禁惊叹:“比编剧还细心!”
毕业大戏时,她饰演了一个泼辣的村姑。为了找到角色的感觉,她特意跑到郊区的农村住了半个月,跟当地的农民一起下地、吵架。回到剧组时,她的皮肤晒黑了,口音也变得浓重,全是乡土气息。那时,她的眼里只有“主角”这两个字。
同学们曾劝她从小角色做起,但她梗着脖子说:“我的戏,就得是核心!”
这股执拗的劲头,让她毕业后顺利接到了《错爱一生》的邀请。最初剧本里是一个单纯的陈想南,但她却坚持挑战剧中的反派角色——顾忆罗。
成为“恶女”之后:走红与挣扎
2005年,《错爱一生》播出后,顾忆罗成为了童年阴影的代名词。观众痛恨她刁蛮、狠毒,但没人知道,温峥嵘为了演好那场得知自己身世崩溃的戏,在片场哭到晕厥。“她不是坏,她是怕。怕失去一切,才用刺去保护自己。”
随着她的演技不断被认可,“恶女”这个标签便如影随形。她饰演过工于心计的贵妃,扮过心狠手辣的毒妇,每一次都能让观众恨得咬牙切齿。但她从不抗拒这个标签:“人性本复杂,谁能说得清好人坏人?”
有次采访时,记者问她会不会担心这些角色影响到她的生活,她反问道:“观众骂顾忆罗,说明我演活了,应该高兴才对。”
然而,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她结婚生子后。为了照顾家庭,她淡出了荧屏三年,等她重新归来时,发现市场早已发生了变化——年轻演员层出不穷,适合她的角色越来越少。
最困难时,她甚至要为一个女三号角色去试镜。有人嘲笑她“大女主”怎么屈尊,却也有人为她送上温暖的鼓励。她却坦然地接下了角色:“能演好配角,才是真本事。”
这段低谷时期,让她重新审视了表演的意义。在综艺节目《演员请就位》中,她拿到B级卡时的错愕,并非不服气,而是感叹:“时代真的变了。”然而,转瞬之间,她凭借一场爆发力十足的表演,征服了全场,拿回了S卡。
“我不是要证明什么,只是想告诉自己,自己还能打。”
成为母亲后:温暖与包容
成为母亲后,温峥嵘的戏路多了些许温度。在《雁回时》中,她饰演的阮惜文,既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主母,也是一个为女儿疯狂的母亲。有一场戏,她为了保护女儿徒手接剑,手掌被道具划伤,但她竟浑然不觉,直到导演喊停才发现血流不止。
“当了妈妈之后,我才明白,那种保护欲是一种本能,根本不需要演。”
她不再执着于女主角的光环,反而享受起了配角带来的自由。“以前我认为女主才是荣耀,而现在我发现,配角更能藏住锋芒,把力量集中在最重要的地方。”
她也会在片场教年轻演员,或者帮忙递道具,早已不再在意外界对她“恶女专业户”的标签。
演绎人生的多面性
现在的她,已经完全释怀了对“恶女”角色的固有认知:“这些角色让我看透了人性的多面性——没有人生来就是坏的,顾忆罗的狠、阮惜文的疯,背后都藏着恐惧和痛苦。”
如今的温峥嵘,既能在镜头前尽情展现角色的爆发力,也能在收工后飞奔回家,亲手为儿子做早餐。47岁的她,像是一块经历岁月磨砺的玉石,褪去了戾气,却多了几分温润与光泽。
她仍然在演戏,但不再为了名气,而是为了在每个角色中,继续探索人性的千面正如她所说:“一个好的演员,应该不惧怕坏角色,因为每个角色背后,都藏着对生活最真挚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