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戏班工作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我从没有人给我讲过一出戏。直到有一天,李红现,这位擅长红脸的演员,与薛东信有着密切的朋友关系,才打破了这个沉默。李红现是个热心肠的人,他对我说:“三哥,你看花妞很专心学习,但这孩子也很辛苦,不如给她讲几出戏。”他随即又找到我,鼓励我去找薛东信,让他教我几段戏。
我按照他的建议去寻找薛东信,怀着渴望学习的心情,请求他传授我一出戏。他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薛老师教给我的第一出戏是《断桥》,这也是我迈入戏曲世界的启蒙之作。值得一提的是,陈素真大师在这个戏中崭露头角,并曾录制唱片,演唱时完全采用了祥符调。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唱腔,便深深为之吸引,觉得其优雅动人。薛老师教导非常严谨,一丝不苟地指导我每一个字、每一个音调与曲折。我对这种唱腔充满热情,接受能力极强,因而很快便掌握了技巧,几天之内就能够流利地唱出来。
在接下来的排练中,毛妮和二兰分别为我配戏,二兰饰演青JL,而毛妮则扮演许仙,这让我感到兴奋不已,也增添了我的信心。在演出《断桥》时,当我唱到“一无有亲,二无有故,孤苦伶仃,何处奔投”这一句时,我的内心猛然涌起对自己身世的感慨,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下。虽然观众认为我演绎得相当成功,本以为我真的进入了角色,最终赢得了满堂喝彩。
随后,薛老师又逐一教授我《捡柴》《三娘教子》《六月雪》《柜中缘》《赶刘秀》《双头马》等共七八出小戏,我都担任主角。《捡柴》是享有“河南梅兰芳”和“豫剧皇后”美誉的陈素真大师的绝活,也是她所擅长的祥符调。我在剧中饰演姜秋莲,而毛妮则与我共同配戏,呈现了李春发(小生)的角色,薛东信老师则饰演乳娘。
与《断桥》相似,《捡柴》同样是个苦戏,我的情感不禁与自己的经历产生了共鸣,剧中姜秋莲对惨遭杀害父母的无助与愤怒让我泪流满面。这股饮水思源的情绪只有我自己能够体会,却让观众深深感动,常常为我鼓掌和喝彩,认为我的表演真实动人。
需要补充的是,田岫玲是陈素真的第三个弟子,曾以与陈素真搭档演出《白蛇传》而声名显赫,那个时候陈素真饰演白蛇,而田岫玲则饰演青蛇。而在陈素真嗓音失去光泽后,上海胜利唱片公司曾邀请弟子田岫玲为之录制唱片。与此同时,典籍中还记载着桑振君曾向陈素真的第二弟子陈素花学习《梵王宫(洛阳桥)》和出演陈素真的《三上轿》,可惜这些表演都未能留下音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