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爽文领域现在可是该有点危机感了。
回忆一下,曾经品如凭着那复仇bgm炫酷归来,站在屏幕前的已经不再是原本的她,而是钮祜禄·品如,堪称国产剧中的爽剧标杆。
如今,总算有一部剧敢来挑战这座“天花板”了——
想象一下,一直陪你长大的闺蜜,不仅抢走了你原本打算结婚的男友,还带着婆婆在同事们面前嘲讽你,宣告她的胜利。
女主痛不欲生,眼泪汪汪,仿佛世界都崩塌了……
但内心却是:死死憋住笑,别让嘴角笑出来,赶紧想点悲伤的事压住这份窃喜。
那无能的妈宝老公,那个高难度的“极品”婆婆,这一切糟糕的生活……闺蜜你想拿就拿去吧!求求你们赶紧锁死!
这几年来,日剧里的“老公”简直成了高危人物。
之前有《老公啊,你能去死吗》《社会性抹杀丈夫的五种方法》,现在又来了《直到破坏了丈夫的家庭》。
这回,翻拍自韩剧的日剧《请和我的老公结婚》把“送走老公”的玩法玩出了新花样。
由《黑暗荣耀》导演执导,融入日剧的狗血伦理和韩剧的浪漫爱情,豆瓣评分已经高达8.6。
少有的剧既能让你感受短剧般的情绪过山车,又具备长剧那种强烈的镜头质感,最特别的,是它完全没走常规路线。女主并没有大杀四方,反而看似窝里横、让人捏一把冷汗。
但,别小看这种看似窝囊的路线,它虽然有点耻辱感,却非常有效。
重生复仇的人都知道,讨好型人格实则天生适合重生。
这一类人总是下意识地避免冲突,总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信奉“宁愿让自己委屈,也不麻烦别人”。
表面上看是善解人意的典范,实际却是走路的受气包。
《请和我的老公结婚》里的女主美纱(由小芝风花饰演)便是这种典型代表。
闺蜜丽奈(白石圣饰)把她化妆成美美的样子,还夸她说很适合,她只能尴尬地笑笑。
字幕:@不知名小人压制
她完全不懂如何拒绝别人的求助,总是把脏活累活全揽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这样的善良、认真、甘愿牺牲自己的“好人”,结果除了收到一大堆“好人卡”,还附赠了一项技能——
吸引垃圾。
美纱的生活周围正好有两种“垃圾”:渣男老公和塑料闺蜜。
放心,砂糖演的不是渣男老公。
对垃圾敞开心扉,结果自然是被垃圾踩在脚下。
从认识丽奈开始,美纱就遭遇了排挤,同学们都开始莫名地疏远她,丽奈是唯一一个始终在她身边的人。
结婚后,生活更是走向了灾难:癌症晚期孤单一人躺在医院,老公消失无踪,丽奈倒是来看望她——但她可不是心善,只是算计着女主的死期,好顺利拿到她的保险金,去和渣男过上双宿双飞的日子。
而最可笑的是,女主好不容易带病回家,却撞破了他们的奸情。两人不仅毫无愧疚,反而怪她活着碍事,把失败的人生都怪到她头上。
坏人可不会内耗,为了阻止女主破坏他们的好事,二人联手把她推下楼……
然后,美纱重生了。
直接回到了十年前,工作没丢、婚还没结,身体也依旧健健康康。
接下来,她能拿回属于自己的所有东西吗?
达咩!窝里横的觉醒哪有那么简单?
重生之后,女主并不是立刻就能破局。面对塑料闺蜜和渣男,她依然是按部就班,乖乖地走流程——加班、受气,都不敢反抗。
这种局面其实很能理解,经常经历重生的朋友应该知道,重生容易,但复仇难。
更关键的是,女主逐渐意识到命运的安排并非随心所欲,过去的事情总会发生,除非有人替你去受那份苦。
于是,她设计了一个绝妙的复仇计划——
让丽奈代替她,和渣男锁死,去“享受”那个被婆婆刁难、被老公PUA、气出癌症、最终掉下楼的悲惨人生。
反正,你们迟早要抢走我的一切,那就给你们送上门吧!
于是美纱不仅不撕破脸,反而充当了他们的助攻。
她甚至帮渣男塑造了优质的形象:买衣服、搞穿搭,立人设,甚至自己贴钱买公寓。
她深知丽奈并不真爱渣男,只是不想看她好。于是,她开始有意无意地秀恩爱,给丽奈看她过得很好。丽奈瞬间火速行动,赶紧勾引渣男上床。
为了确保他们早日踏入婚姻的泥潭,女主还主动当了炮灰——见家长那天,她故意打扮得不讨婆婆喜欢。
这部剧展现的,正是“窝囊废文学”的精髓——表面窝里横,实际能掌控全局。
毕竟窝囊废文学的核心是自嘲而非自弃,不是真的觉得自己废物,而是在静静等待翻身的机会。
复仇之外,剧中的爱情也成了关键。相比国产剧那种假死的伪CP感,《请和我的老公结婚》小芝风花和佐藤健的组合终于给我们带来了点“味道”。
小芝风花演的窝囊女主,不让人觉得烦恼,反而让人心疼,生动有趣。
佐藤健演的霸总温柔又克制,眼神一个转动,情感的张力爆表却又不显做作。
其实,烂俗的设定不是什么罪过,真该学学如何把套路拍出质感。
纯爱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演员之间的化学反应,更在于它如何深刻触动观众的情感。
而这部剧,让复仇这个关键词也带上了更多哲学思考。
重生前的女主几乎是个懦弱的牺牲品,死于悲剧;重生后的她冷静、计较,踏上了复仇之路。这两个人,真的是同一个人吗?
这部剧最终不仅让女主复仇成功,更让她为自己过去的那个自己找回了尊严。
在这场反转中,闺蜜丽奈,那个自私、狭隘的女人,最终成了被替代的目标。而男主,则始终站在女主身边,伸出了援手。
爽剧不仅要带给观众复仇的快感,更要让复仇成为一种自我认同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