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星二代有着各种偏见,总觉得他们的成功只是背后家庭的推手,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王骁,这位影后王馥荔的儿子,最近因《南京照相馆》预售突破8000万,终于揭开了他的“真实面貌”。
大家开始认真审视张译的话。王馥荔,影坛“国民妈妈”的代表,拿过不少奖项,王骁从一开始就背上了“星二代”的标签。刚出道时,网友们毫不留情地批评他“资源咖靠妈”,导演试镜时也直接表示:“这长相演不了主角”。
原本是光环的家庭背景,却成了他的枷锁。他也曾无数次想对外界说:“我是王骁,不是王馥荔的儿子。”但谁又知道,这个“星二代”到底承受了多少嘲笑与非议。
几年之后,王骁凭借《白鹿原》开始被更多人认知,那时他已经晒得黝黑,完美演绎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白孝武。为了这个角色,传闻他在陕西的农村,跟老农民学习了半个月锄地。
随后,他参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饰演司命星君,但并未引起什么轰动。那几年,观众总觉得“这张脸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总是叫不出名字。他就这样在剧组里忙碌,尽可能出演各种角色:从古装到现代,从村夫到神仙,任何别人没有接的角色他都愿意去尝试。
即便戏份不多,他也总是提前半个月进组,为了围读剧本做足准备。在拍《三大队》时,为了让马振坤这个刑警角色更有真实性,王骁专门跑到派出所蹲点,模仿警察们分析案件时的动作和神态。
《流金岁月》中,王骁又化身职场老油条杨柯,他的咖啡递送动作简直是“职场生存指南”。他递咖啡时那一笑,眼里却藏着刀锋;在保护新人时又不失硬气,简直是职场气质的化身。
《南京照相馆》让王骁有了机会演绎南京老乡的角色,他凭借一口地道的城南口音,演绎了那个乱世中的照相馆老板老金。从开始的懦弱、躲避,到后来觉醒、反抗日军,他的每一场戏都让人感动。尤其是他演绎老金从不敢反抗到最后反击的转变,那种表情和动作简直让人心碎。
王骁本来并不想接这部戏,担心自己无法胜任。但最终他还是决定接受,因导演的热情邀请。通过细腻的演绎,王骁成功把老金从懦弱到觉醒的心理变化演绎得淋漓尽致,感染了观众。正如大家所说:“每一帧都是历史的底片,每一滴泪都是对真实的回响。”
张译第一次看到王骁就觉得他“眼里有活”。在《光荣时代》中,王骁饰演的宗向方凭借一场接烟的动作,将地下党的双面间谍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与张译合作的《狂飙》,两人的演技更是无懈可击。王骁成功将一个警察从正直到堕落的轨迹表现得十分精准,细腻的动作和变化令人叹服。
张译称他为“值得信赖的对手”,甚至在《三大队》时,亲自推荐王骁来演马振坤。而导演张艺谋也对他赞不绝口,称王骁是“状态稳、素质高的演员,必成大器”。
王骁很少参加综艺,尽管经纪人建议他通过综艺来提升人气,但他认为演戏是一场马拉松,不能只靠流量,要通过沉淀积累。因此,他拒绝了这一建议。在拍《三大队》时,他为贴近“厨子”角色,不仅学会了颠勺,还去观察路边摊的老板,捕捉那些细节动作。
在《白鹿原》拍摄时,王骁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感受农民的沉默与朴实。而在《南京照相馆》中,他通过方言和肢体语言,把角色的觉醒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他“扯幕布”一场戏,手指紧扣、声音发颤等细节,直击人心。
王骁为了演绎这些角色,甚至在拍摄前反复练习空镜头的动作力度,手指的关节甚至都变红了。这些细节被媒体称为“用身体记住角色的痛感”。
当初,他因连续两部戏需要用南京话而犹豫,但导演的故事打动了他,最终他还是接下了《南京照相馆》这部戏。这也展现了他对每个角色的敬畏和对每部戏的尊重。
从龙套到金鸡奖男配,王骁通过对每个细节的极致追求,最终成功突破了“星二代”的标签。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张译的话,并为自己赢得了观众的尊重。
媒体评价王骁:“拖拉机的外表,法拉利的气质,兰博基尼的演技。”他的演技和作品已经让所有人记住了他——一个不依赖流量、回归表演本源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