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泰斗杨少华的辞世消息传来,令人心痛不已,告别仪式定于7月10日晚9点举行。没到8点,灵堂前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足见老先生在生前赢得了众人的深厚情谊。
根据天津传统的殡葬习俗,送别仪式通常是为逝者“引路”的重要环节。从网友拍摄的现场画面可以看到,此次杨少华老先生的送行队伍气氛庄重,规模宏大。灵堂外早已被悼念的民众挤得水泄不通,抬眼望去,仿佛看见了一片人头攒动。虽然这里本身颇为宽敞,但人群密集的情形仍显得异常热闹。
据现场拍摄者透露,灵堂外并没有设立专门的安保措施,普通民众均可自愿前来致哀,任何愿意悼念杨老先生的朋友皆能自由进来,这就造成了晚间外部人流特别旺盛的现象。
作为亲生儿子的杨议,不知是否受天津当地风俗影响,竟在仪式上为父亲献上了鼓乐表演。当他手握鼓槌走向鼓架时,却因情绪激动而手微微颤抖,难以稳固地握住鼓柄。旁边的“条子哥”韩兆紧随其后打锣助兴。然而,杨议才敲了几下,他便因难以承受悲痛而双腿无力,瘫倒在地,面色如纸般苍白。最终,他被别人搀扶起,离开了现场,难掩心中的悲伤。与此同时,长子杨威站在一旁,眼中的泪水早已将双眼肿得几乎无法睁开,神情也显得十分恍惚。
送行队伍最后走出灵堂时,“条子哥”一手捧着鲜花,另一手则拿着香,似乎担负着重要的送别职责。而杨威则在旁人的搀扶下,踉踉跄跄,一步一停,身体和心灵的疲惫已达到了极限。这应该是杨少华老先生人生的“最后一程”,在94岁高龄岁月的终结中,他的一切终于画上了句号。
老实说,我对杨少华老先生的殡葬仪式感到些许困惑。首先便是服装的问题。根据我的记忆,家中老人去世时,家属通常应“披麻戴孝”。亲属们应穿着用麻布制成的白衣,头上包裹白色布巾,甚至连鞋子也要套上白色的布套。然而在杨少华的葬礼上,身旁的人全都没有穿麻衣,甚至连杨议作为亲生子都依然身着普通服装。而在一旁的“条子哥”则特意戴上白帽,穿着黑衣,杨议和长子杨威则是普通的灰色短袖。
其次在礼仪方面,我记忆中,家中长辈去世时,孝子们应在灵堂前跪拜,亲友前来送别时,孝子们更应磕头以示敬意。然而,经过各大社交平台的视频回顾,除了零星几段记录杨议向父亲鞠躬的片段外,几乎没有看到孝子在灵前跪拜的画面。作为亲儿子的杨议,居然在灵前选择了鞠躬而非下跪,这是否代表了天津当地与众不同的礼仪?
最后,现场的手机拍摄行为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葬礼上,竟然有不少人举起手机拍摄,甚至将视频上传至网络,令人感到荒唐。若不知情者可能会以为这是某种商业演出。更离谱的是,竟有人开启了直播,将杨少华老先生的送行队伍全程转播,弹幕中夹杂着各种声音,甚至对老先生的不雅评论比比皆是。在灵堂中,众人满面泪水,掩面哭泣,而在灵堂外,年轻人们却高举手机,开口呼喊:“老铁们点个红心,送杨爷爷最后一程。”这样的场景,实在是令人感到荒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