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之王单口季2》进入了激烈的第二阶段——不服单挑赛!简单来说,就是六支队伍两两对决,按每个队伍的人数决定是1V1还是1V1V1,胜者晋级,败者则待定。首轮PK对决,刘仁铖领队的摘金队迎战刘旸带领的一颗苹果。
从叨姐个人的角度来看,七位演员的表现大致还算不错,六位演得可以,但这里没有票数剧透哦,只有自己的观后感。
首先是翟佳宁对阵李酌妍。翟佳宁这次通过315晚会曝光的“黑科技”话题切入,讲起食品安全,虽然包袱不新,但笑点密集且直接戳中人心,简直有种“地狱”式的笑点。“高端厨艺,往往只需要最肮脏的食材。”“三块钱25个饺子,吃着吃着竟然还能吃出头发,老板好贴心。”“淋了暴雨后,我再也不打伞了。”“起码大爷的脚,绝对是纯天然的。”作为开场,翟佳宁的段子虽然可以,但不太适合做下饭菜。
李酌妍则讲了自己哥哥的成长故事。小时候把自己当成了古惑仔,长大却只能在亲子餐厅和面被训,情节有电影感,尤其是夏天顶楼那段,妹妹为哥哥画龙纹身的画面简直栩栩如生,还有后来看到哥哥在厨房被骂时的场景,非常有画面感。李酌妍的小幽默也很好,“看到哥哥被骂,心里挺难受——‘因为声画不同步’。”叨姐个人其实挺喜欢这种段子,尽管和翟佳宁的社会议题相比,李酌妍略显逊色。
接下来是于渤对阵徐指导。于渤这段吐槽妈妈的段子本来是想走搞笑路线,讲述自己小时候每天只能拿五毛零花钱,而妈妈还总是催着考研,种种阴阳怪气的情节。说实话,虽然于渤极力制造笑点,但演绎出来却有些生硬。比如他讲自己当10岁老赖,班上60个同学去旅游,自己却连高铁都不能坐,虽然话题有点意思,但表演的力道过大,让人有点难代入。郭麒麟也说,他这段表演像张鹤伦,可能就是觉得他表现得有点过火了。相比之下,徐指导的表演更胜一筹。上场讲的爷爷故事没啥亮点,但这一场他彻底爆发了!讲述自己小时候被同学骗去打群架,却凭一招“假装不动”躲过一劫,段子结构紧凑,层层包袱笑点连连。尤其是结尾那段,关于被骗去打架的情节——“我才明白那孙子是骗我帮他打架,真是太过分了,让我白白跑腿!”尤其是他说,那个老大最后因为认错态度好被放了,真是笑到不行。个人觉得结尾那一段多余,但“那你没事就先走吧”的结尾会更妙。
然后是刘仁铖对阵月明和小海。刘仁铖分享了从“穷鬼赛道”走到现在的故事,讲自己小时候住车库、在街头洗澡,之后在上海住七楼,成名后住上20楼,却发现自己竟然怕高,最后竟说高楼是穷人住的地方,反而是资本让他“做局”。一开始听觉得有点一般,笑点不多,甚至一些古诗词的穿插显得有点生硬。但最后的落点还是挺深刻的,成功地提升了整段内容的层次感,给人一种“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感觉。
接着是小海的内衣段子,表现得非常内敛,但话题非常大胆,她吐槽内衣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困扰,虽然立意挺好,但缺少足够的笑点。她的表演虽然可以理解为有深意,但如果不是很搞笑,还是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像演讲而非脱口秀。她提到如果不穿内衣贴胸贴容易过敏,公共场合又不方便抓痒只能捶胸,“看《中国新说唱》时,感觉rapper肯定戴了胸贴。”更妙的是,她还反驳内衣能保护女性安全,“要是内衣能保护女性安全,怎么没有人去庙里求个平安罩?”这些梗都相当有趣,虽然话题险峻,但能引发笑点,庞博也赞叹她的表现,非常勇敢且成功。
最后是月明,她讲述了自己被骗了4万多块的故事。放在小海之后,显得有些难接,因为小海的段子涉及广泛且容易引起共鸣,而月明讲的是自己的个人小故事,缺少剧情反转,算是有点吃亏。不过,月明这一场表现比上一次好了不少,她明显放松了很多,几乎是用可爱生动的表演加分,尽管文本并不特别出彩。也难怪马东说她更适合去戏剧舞台,毕竟她的演绎方式更适合戏剧化表演。
这场比拼非常精彩,各位演员的表现各有千秋,场面也异常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