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公里桃花坞》这档节目,交朋友有时看似简单,却也充满了挑战。真心换真心是基本,但能否合得来,彼此是否同频,才是最关键的。
比如说朱丹和宁静,尽管两人都曾表示想要交朋友,但其实她们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三次录制下来,除了吃喝住,几乎没有什么互动。到了最后一集,朱丹甚至直白地表示:“我们确实聊不到一起。”她们嘴上说着“爱你”,但实际上,节目结束后,她们很可能不会成为朋友。
至于汪峰和宁静,虽然节目外的“生日事件”闹得有点尴尬,但节目内,俩人一直都互相欣赏,聊得来。特别是那次“坏蛋联盟”事件,宁静通过自己的一番话触动了汪峰,所以节目结束时,汪峰也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宁静的喜欢。他说宁静是一个自我却不自私的人,想在节目外继续做朋友,甚至希望她能指出自己的不足。
宁静其实观察力很强,她也能看透汪峰。比如在节目快结束时,她在推销汪峰的杂货铺时,说出了汪峰的一些真实想法。汪峰的饰品几乎都卖得差不多了,闫佩伦还调侃仁科:“不然你从峰哥这里什么都捞不到了。”汪峰嫌弃地表示自己都不想再买了。这时,宁静说:“但是每个人戴上去都会说这是汪峰的,我觉得这个力量蛮大的,五万块钱买不了。”她一直在用这种方式推动销售,但仁科却有点没明白。
她引导仁科说:“你拿了这个戒指戴上,别人说它酷,你会怎么说?你知道它的价值吗?”仁科完全没get到重点,他只是想着怎么拍特写。宁静继续追问:“别人问这东西是谁的,你怎么回答?”这时,汪峰开始笑了,但仁科依旧没反应过来,满不在乎地说:“我祖传的,我们摇滚之家。”宁静顿时不高兴,立马要摘下戒指。汪峰倒是夸她:“这是我们头牌销售,居然这样回答问题。”
宁静最后直接点破:“我们这里基本上就是送给你们的,这桃花币能干什么?我们要的是传播,说这东西有传承。”仁科这才明白,宁静也简直被她气到了。她干脆解释:“这是我们的。”然后继续指导:“你拿了之后意义是什么?你嘴上怎么说?”最后仁科也领悟了:“你看这双头蛇,一头是宁静,一头是汪峰。”
宁静这一波话让大家都笑翻了。汪峰倒是对此赞赏不已,觉得宁静把“销售”做得淋漓尽致。她还进一步解释,这些饰品虽然买不起,但它们背后有汪峰的精神价值,而不是简单的物质价值。
这一段,闫佩伦和仁科的友情也特别感人。闫佩伦本打算买下一条项链送自己,戒指送仁科,可是桃花币不够了。于是他决定放弃项链,买了仁科心仪已久的双头龙戒指。宁静作为旁观者,不由得夸赞他:“这哥们真不错,值得交。”她还问仁科:“你能真心对他吗?”仁科也意识到,闫佩伦是个值得交的朋友。
最后,仁科甚至借工作人员的手,凑齐了240桃花币,打算买下项链送给闫佩伦。而汪峰知道后,直接表示:“桃花币现在没用了,仁科不用给钱,只要闫佩伦喜欢就好。”收到礼物的闫佩伦非常开心。事后,他说:“仁科相当于是我的靠山,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支撑住他,但他一定会支撑我。”
这季节目最初我也没想到,仁科和闫佩伦会成为如此好朋友。毕竟,仁科性格天马行空,而闫佩伦看起来太正常,但闫佩伦展现了极强的包容性,能够接纳仁科的独特。这或许正是他们友情的基础。
看到最后,我觉得汪峰的“杂货铺”其实很有意义。汪峰自己后来也坦言,一开始并不打算做什么生意,主要还是想通过这些饰品与大家建立联系。对汪峰而言,这些饰品只是藏品,但当每一位桃花坞成员身上都有了他的饰品时,他们之间以及大家彼此之间,似乎就有了一种奇妙的纽带。即使节目结束后,他们的友情不能延续,但至少回忆会有载体,这难道不就是一种特殊的仪式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