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产电影圈炸开了锅——一部名为《731》的新片还没上映,就在网上掀起惊涛骇浪。先是央视罕见地高调宣传,紧接着铺天盖地的举报信息纷至沓来。有人说画面太血腥少儿不宜,更有甚者担心会影响中日友好。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倒让我想起去年在哈尔滨参观731部队罪证陈列馆时的场景。
那天站在玻璃柜前,看着那些泡在福尔马林里的残肢断臂,耳边仿佛炸响六十多年前的惨叫。有个母亲捂着孩子眼睛匆匆走过,可那些锈迹斑斑的铁笼、插满试管的标本瓶,哪是转身就能忘掉的?正如纪念馆讲解员说的:"敌人当年可没给我们打码。"
听说剧组为了还原细菌实验场景,光是实验舱的布景就推翻重建三次。主演姜武在片场抱着道具尸体哭到抽搐的视频在网上疯传,他说:"每次开机都感觉有无数冤魂趴在肩头。"这哪是什么明星作秀?分明是艺术工作者的良心在颤动。
现在有些人张口闭口"保护青少年",却忘了教科书里白纸黑字写着"九一八事变"。前阵子某视频平台下架抗战纪录片,评论区清一色"早该和谐了"。照这个逻辑,卢沟桥的石狮子是不是也该磨平炮痕?南京城墙上的弹孔要不要用水泥补上?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当我们用美颜滤镜看待苦难,就是在给未来埋雷。看看隔壁韩国每年6月疯狂上映的慰安妇题材电影就知道,真正的文明国家不会用娱乐至死消解伤痛。就像柏林墙遗址旁永远停着的装甲车,时刻提醒着人们:忘记过去的人注定重蹈覆辙。有人说电影会激化民族矛盾,殊不知真正危险的不是揭露真相,而是选择性失明。当年轻人只知道樱花很美、寿司很鲜,却不知道731部队曾在自己国土上用人体培育病毒,这才是最可怕的和平麻痹症。记住,真正的国际友谊从来不是靠遗忘换来的,而是在正视历史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或许有一天,当孩子们在电影院看到注射器扎进皮肤的特写会害怕,但这种恐惧终将化作守护和平的力量。就像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门口的警世钟,每敲响一次都在提醒世人:有些伤口永远不会愈合,但我们必须带着伤痕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