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筱晓
编辑/筱晓
在这个明星动态瞬息万变的时代,有多少“存在感”,似乎成了衡量事业成败的标准。
当曾经被誉为“董卿接班人”的央视主持人李七月渐渐淡出大众视野时,都在猜她是否犯了事儿封杀了。
直到最近,随着她在短视频平台的活跃和涉农节目的热播,观众们才惊讶地发现。
这个消失在主流舞台的主持人,早已在另一片天地里活成了自己的光。
她让观众热泪盈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的舞台上,一个身着白色衣服的年轻女孩凭借一段即兴发挥的主持惊艳全场。
董卿点评时忍不住赞叹:“你的表达有温度,更有力量,这是主持人最珍贵的特质。”
然而这并非李七月第一次让观众记住她的名字,早在2014年,她就凭借在《等着我》节目中的表现走进大众视野。
作为寻人平台的主持人,她每天要面对无数离散家庭的悲欢离合。
当寻亲者因希望落空而崩溃痛哭时,她会轻轻握住对方的手说:“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丝希望。”
那些自然流露的共情与恰到好处的分寸感,让她成为无数观众心中“最温暖的陪伴者”。
彼时的李七月,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科班出身的她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在校期间就多次获得专业奖项。
进入央视后,她先后主持过《远方的家》《华人世界》等多个王牌节目,足迹遍布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
随着曝光度的增加,“董卿接班人”的标签开始贴在李七月身上。
观众期待着这个年轻主持人能在央视的舞台上绽放更多光彩,媒体也纷纷预测她将成为下一个现象级的央视名嘴。
在鲜花与掌声的包围中,李七月却始终保持着清醒:“每个主持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我只想做好眼前的事。”
但她怎么也没想到,观众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李七月被无故撤换到农业台,甚至再也没有了当上央视一姐的可能。
黄金档“降级”到田间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李七月会沿着主流综艺和时政节目的路径稳步前行时,2025年央视的一次节目调整让舆论炸开了锅。
李七月被调至农业农村频道,成为《大地讲堂》的主持人,这个消息一出,网络上立刻掀起轩然大波。
“是不是得罪人了?这明显是被边缘化了吧!黄金档主持人去农业频道,太可惜了!”类似的质疑声在社交平台蔓延。
在很多人看来,从备受瞩目的综合频道调到相对冷门的农业频道,无异于事业上的“断崖式下跌”。
毕竟在大众认知里,农业频道的受众群体相对狭窄,节目影响力也远不及综合频道的黄金档节目。
李七月没有出面回应,她只是默默地收拾好办公室的物品,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走进了农业农村频道的演播室。
第一次录制《大地讲堂》时,她特意提前三个小时到达现场,反复熟悉稿件中涉及的农业政策术语,向编导请教农作物生长周期的专业知识。
当镜头对准她时,那个曾经在寻人现场眼含热泪的主持人,已经换上了一身干练的套装,眼神里多了几分专注与坚定。
节目播出后,质疑声并未停止,有观众在评论区留言:“七月怎么去讲种地了?这太屈才了。”
还有媒体将这次调动解读为“央视新人辈出,李七月竞争力下降”的信号。
在那段时间里,李七月的名字很少出现,曾经活跃的社交账号也更新得越来越慢,不知情的人真的以为,这个曾经光芒四射的主持人正在被行业遗忘。
把话筒架在田埂上
就在外界为李七月的“遭遇”惋惜时,她已经悄然开启了全新的工作模式。
农业频道的工作远比想象中更具挑战性,不仅要掌握农业政策、种植技术等专业知识,还要深入基层与农民打交道。
李七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自己制定了“下乡计划”,每个月至少有一半时间扎根农村,跟着农民学种地、听故事。
深入基层的经历,让李七月对“三农”有了全新的认识。
她发现很多农民虽然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却不懂如何利用新媒体打开销路,不少乡村有优质的农产品,却因为缺乏品牌意识而卖不上好价钱。
于是她在《大地讲堂》中增加了“助农板块”,邀请农业专家现场答疑,对接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带货。
节目里,她不再是那个字正腔圆的新闻主播,而是用农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解政策,用生动的案例传授经验。
渐渐地,《大地讲堂》的收视率开始稳步上升,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节目的忠实观众。
当有人再问起她是否觉得委屈时,她却觉得只要能让农民的汗水不白流,比什么都有意义。
短视频里的烟火气
2023年,李七月开通了个人短视频账号,再次让观众看到了她的另一面。
不同于舞台上的专业形象,短视频里的她完全卸下了主持人的光环,变成了一个热爱生活的普通女孩。
她的第一条视频记录了回老家的日常,没有精致的妆容,没有刻意的摆拍。
视频里的李七月素面朝天,穿着舒适的家居服,和家人的互动自然又温馨。
从那以后,李七月开始定期更新短视频内容,她会分享和老同学重聚的欢乐时光,在母校的操场上回忆青春岁月。
会带着镜头探访小学老师,聊聊教育对人生的影响,也会在出差间隙逛当地的菜市场,和摊主讨价还价买新鲜蔬菜。
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日常,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真实、接地气的李七月。
其实人生就像种地,不同的季节要种不同的作物,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
当李七月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时,网友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曾经被质疑“事业下滑”的主持人,已在新的领域里实现了价值的升华。
然而回顾这段“转型之路”,李七月在一次采访中坦言并非一帆风顺。
刚到农业频道时,她也曾因专业知识不足而焦虑失眠,第一次拍短视频时,她也会对着镜头紧张得说不出话。
如今的李七月依然忙碌,她的日程表上排满了下乡采访、节目录制和短视频创作。
但不同于过去的是,现在的她脸上总是带着从容的笑容,比起在黄金档的高强度直播,现在的李七月更加放松和自然了。
你喜欢如今的李七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