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东方芙昕
编辑 | 东方芙昕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前言谁也没想到,一个高僧落马,竟然能牵扯出一连串连锁反应。
六天时间,像推倒第一张骨牌,连带着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也被扯了出来, 本来以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条线,结果越扒越深,越看越乱。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释小龙的父亲都做了哪些事呢?
释永信被抓
释永信出事算不上惊天动地,但震感不小,一个长期高调在镜头前转悠的高僧,怎么就一下子“被调查”了?
坊间说他问题不小,经济问题是一头,作风问题是一头, 连佛门里最基本的“戒牒”都被注销了。
本来一个寺庙的掌门人,说好听点是宗教界楷模,说难听点也该谨言慎行,可他偏不。
他把少林寺办成了公司,搞景区、办演出、卖门票、投资、成立集团,一波操作猛如虎,有人说,他是推动寺庙产业化的功臣,可也有人嘀咕: 这是修行,还是圈钱?
就这样, 少林寺从清净地变成了热闹地,每年来朝圣的游客不计其数,但真正想来修行的反倒少了。
释永信一步步把一个宗教圣地变成了商业样板, 可他自己最后却摔在了“钱”上,讽刺不讽刺?
释永信被带走那几天,大家正忙着议论,谁也没想到,另一个“陈姓”的人也很快出事了,6天之后,法院公开信息一出,才知道陈同山名下的武校出了麻烦。
这家学校不一般,叫 少林小龙武术学校,名字听着挺响,其实早年间就靠着“少林”两个字吃了不少红利,再加上儿子释小龙当年火得一塌糊涂, 学校也算是风光过一阵。
释小龙父亲任职的少林武校被执行26.9万 大象新闻 2025-08-01
但如今法院一纸公告摆在那儿,说的是经济纠纷,执行金额看起来不大,可这时机太巧,不少人开始翻旧账,结果发现这家武校这些年不是没问题,只是一直被“压下来了”。
2018年、2019年,连续发生学生死亡事件,消息虽然没被封,但也没发酵太久。
警方当时说不是刑事案件,排除他杀,但外界怎么看怎么别扭,有家长说孩子是在训练中出事的,有人说学校管理太严格,甚至是高压式的军事训练。
这些话一开始没多少人信,可现在不同了,释永信出事后,少林这个品牌本身就带着争议,连带着这些曾经 “擦边”的新闻,也被重新拿出来晒。
当年有媒体去调查,说这所武校管理混乱,纪律严苛,收费不透明,不少家长投诉校内环境差,伙食差,还有强制购买校服、重复收取学杂费的情况。
可惜这些声音都没引起重视,直到这次事情闹大了。
释小龙父亲被扒
其实陈同山本身就是个老江湖,他从小练功,十五岁就能打能教,拜在“少林活拳谱”门下,也算一代武术传人。
他没去深山隐居,而是把武功当成了谋生工具,从寺里武术校长做起,最后自己干脆开了校办企业。
看上去是为发扬传统武术,实际上谁都知道,这几年所谓的“弘扬”,早就变味了。
陈同山靠着儿子的名气,让学校一跃成为招牌,释小龙小时候的武功演出,说是“出家弟子”,可他根本没真正受戒,全是包装出来的。
他两岁就被送进少林寺,跟着方丈混,自然顺理成章有了法号, 成了“释小龙”,可这种“法号+明星”组合,是修行还是营销,大家心里都有数。
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个武术世家的商业化改造样本,从练武、拜师、拍戏、开武校,再到营销明星弟子,一整套流程,哪一步不是生意?
过去大家愿意买账,是因为释小龙够拼,功夫确实有模有样,可一旦背后的人出事,那些光环就变得不堪一击,尤其当“武校出事”的新闻一上热搜,舆论马上炸了锅。
有人开始细扒这家学校的背景,发现它背后的运营结构跟少林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光是名字,连资金流、合作方,甚至部分宣传口径都惊人一致,表面上是两个系统,实则像一个根上长出的分枝。
不少网友说,这种捆绑操作就是 “拔萝卜带泥”,你拔一个出来,后面一堆跟着走,这回不止拔出来了释永信,还顺手刨出了整套武术生意链。
你说这是不是巧合?太多巧合拼在一起,就不是巧合了。
结语
释永信的落马让“少林”两个字不再纯粹,而陈同山的风波则让人看到,这种过度开发的模式早就透支了信用。
其实本来没人想深扒这些,但现实就这么出人意料,一个和尚出事不算什么,问题是一连带出这么多故事。
搞到最后, 佛门成了瓜田,少林成了话题中心,网友调侃: 谁还敢说佛门清净?
但仔细想想,事情走到这一步,也不是一朝一夕,从寺庙搞演出,到武校办营利,再到名人带流量, 每一步看着都合理,实则埋着雷。
这回一炸,真是应了那句老话: 纸包不住火,火还能引雷,社会是有记忆的,过去那些糊弄人的事, 一时瞒得住,瞒不住一辈子。
尤其是现在这个网络时代,出事不过是个开始,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扒皮”,不论你是和尚还是武校校长,只要有黑料,迟早见光。
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情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中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