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25》突围赛真是一场悬念迭起的一出悬疑大戏,不到最后不知谁会胜出。
昨晚,万众期待的突围赛,9位歌手加入战局,9进4的规则之下,这场小概率的晋级赛战味拉满。
第一场的守擂战就让人看得非常过瘾,也就是黄丽玲与卫兰的攻守之战。
黄丽玲以唱情歌叱咤乐坛家喻户晓,卫兰也以粤语情歌唱成半个香港天后,两人的对决精彩至极。
虽然两人相识,且相同擅长类型,但只有这样才能最直观地看出谁高谁低,所以卫兰选择黄丽玲是最佳选择。
当主持人问卫兰为什么选择黄丽玲时,卫兰说:我要近距离地唱歌给她听。
这是最暖心的对战宣言的了吧。
其实卫兰还有更好选择,比如选择排名更低一点的林志炫,但她随心所欲,将这宝贵的晋级机会选择了熟悉的黄丽玲,而且是四位守擂歌手中最强大的,虽败犹荣。
一、
黄丽玲的情歌,已经唱到了任何人的歌都能唱成自己的地步。
听黄丽玲唱《爱我还是他》,感觉不是看舞台上的她唱歌,而是跟随她看了一场爱恨纠缠的爱情MV。
她的每个咬牙发音,都满含态度;她的整体声感,就是剧情式演绎,她把自己当作一个演员,沉浸其中。而歌曲中的每个乐句,都是一个跟随女主的情绪波动而生的活灵活现的剧情。
比如“黑暗中的我们都没有说话,你只想回家,不想你回家”就极为温柔的,吐气如兰,感受到的是无限温柔。演绎出了女主难舍难分的情态。
而到了下一句“寂寞深的像海太让人害怕,温柔你的手 轻轻揉着我的发”就变成了一种孤独的、退却的无助感,爱人还没走开,就已被寂寞吞噬。
到了再下一句“你的眉眼说 你好渴望我拥抱,你身体却在拼命逃 当欲望在燃烧”就把自己抽离开站在客观地立场来唱。因为感受到了恋人的逃离,触发自我意识觉醒,立时变得客观起来,冷眼望着对方身体与欲望各行其事的挣扎。
仅仅一个主歌,就有三种情态,表达方式与歌词完美契合,她已经把情歌演绎到了极致。
到了她唱第二个段落的“现在陷在这个漩涡只想挣脱它”,“挣脱”二字力道十足,真有努力挣脱之感,声音具象化之后对人的杀伤力太猛了,情绪只有跟随她的声音跌宕起伏。
最后一句“我们都别挣扎,你就去爱他”,简直杀人诛心地好,“挣扎”二字的延长音具象化挣扎的绵长,“爱他”的声波螺旋式下降,呈现内心的失落、失望、伤心、绝望,心碎一地。
没有声嘶力竭,但唱出深入骨髓的伤;没有花样百出地编曲,照样唱得人催人泪下。谁说情歌难以共情不好竞技,那是还没有唱到心灵共振处。
二、
黄丽玲能够将《爱我还是他》唱成自己的版本,我想这得益于她对整首歌曲的充分理解,以及对自己声音特质的充分把控。
这首歌曲原本是男性视角,她将其转化为了女性在爱情中的撕扯感。她将原本抽象的歌词,进行了具象化处理,于是情绪会随着她的声线温度、力道的变化而变化。
她在这首歌曲的演绎中,仔细听会听出,她唱副歌第一遍的声音较轻,似乎是对爱人轻声地问询;而到了唱第二遍副歌,音量加大,是对爱人的控诉“到底你爱的是我还是他”。她在每个段落,每个字词上都经过了认真的理解与精心的设计。
你甚至在她故事的讲述中,一会沉浸一会抽离,一会主观一会客观,每种态度均是根据歌词的含义来精心选择。
她在主歌区细腻地咬字铺陈,境由心转的在代入与抽离之间反复切换,醇厚饱满的中音区音色让情感饱满而含蓄,加上精准音准和稳定的气息,让人无限沉迷。
而到了副歌部分,虽未刻意炫高音,但通过渐进式情绪推进和自由转音的适度运用,既保留原曲的挣扎感,又避免了过度煽情,将这个三角恋的故事演绎得情感充沛,让人听出内伤。
重要的是,她通过具象化地演绎这首爱情故事,让观看的人代入了自己,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博弈很多人体验过;在生理性喜欢和客观现实之间的拉扯,亦很多人遭遇过,于是引发了集体共情。
三、
在这样有备而来的黄丽玲面前,卫兰却选择了一首虽然动人但并不适合她的歌曲演唱,挑战失败也在所难免。
但这次比拼最大的意义在于,同样唱情歌,同样是选择的男生歌曲,为什么呈现的效果是如此之大?
依我想,有独特声线的歌手,一方面人们被她独有的声音特点吸引,会不可救药地爱上她,同时,她的独特声音又是对她的困缚,并不是随便一首歌都适合她演唱。
比如这首《冷雨夜》,它的韵脚是姑苏韵,很不适合卫兰的声线来唱,这个韵脚更适合男生。
当然,《冷雨夜》卫兰是以相对疏离的方式演唱是对的,但她声音的悬浮感却在这首歌里是硬伤,没办法体现决绝感。
而且,天性柔美的声线,也很难传递出冷雨夜的苍凉、空寂,削弱了故事性。
所以,这次比拼没有任何悬念,黄丽玲几乎是碾压式地战胜了卫兰。
扬长避短,了解自己了解对手在任何时候都适用,希望卫兰多些对自己的了解,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舞台。
所以这次卫兰是自己选择了最强大的对手,就是主动往枪口上撞。
而黄丽玲,这次没有飙高音,竟然就能把一首情歌唱得深入骨髓,这样已成化境的水平,如果她拿歌王我也很服气。
现在的黄丽玲,简直成为了可以所向披靡的天生歌姬,她的情感、思想、领悟力,甚至美商,都如破茧的蝶,飞向一个个金色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