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由孟子义和李昀锐主演的古装剧《九重紫》在一众剧集中呈黑马之势,曾经火爆一时。
这部剧未开播时是不太被看好的,首先是剧情属于已呈泛滥之势的逆袭重生爽文题材,其次是演员阵容,男女主当时都不算公认能扛剧的演员,所以观众本身的期待值不高,却没想到意外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九重紫》的剧情委实难称惊艳,市场上有太多同类作品了,换个叙事角度重新讲了一个逆袭重生的老故事,换汤不换药。
至于两位演员,其实选得极好,两位主角是“流量小花+新晋小生”的路数,此前有不少成功先例都是这个组合。
女主角孟子义,颇有争议的女演员,凭借综艺里的钝感力性格积攒了许多人气,但空有粉丝肯定是不够的,缺乏过硬代表作品是她的短板,《九重紫》之前始终没有一部大热剧能代表她。
男主角李昀锐,新晋实力派小生,此前在《星汉灿烂》出演男二号袁善见,凭借其优秀的演技俊郎的相貌,以及剧中出彩的人设收获了一波热度,小有名气。
该剧制作方可谓深谙流量之道,孟子义一直以来都是自带热度的女演员,从早年的腥风血雨体质到现在的娇憨美艳明星,她一出场总能占据话题中心点,不管好坏,有讨论度才有流量。
而事实证明,她确实给这部剧带来了不少热度,从官宣主演开始讨论度就不断,粉丝自发组织的宣传活动为该剧贡献了不可或缺的流量。
再有,剧方知道两人第一次合作难免缺少CP粉,便在戏外剧宣上下了功夫,看得出他俩的剧宣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男帅女美本就养眼,再加上恰到好处又暗流涌动的互动,吊足了CP粉们的胃口。
两人戏外宣传期合体、社交媒体上的友好互动、男女真实性格之间的反差,都为这部剧增添了戏外看点,进一步推高了观众想去看剧的想法。
《九重紫》剧宣可谓宣的深入人心,以至于到如今都没有被人忘怀,以至于很多观众都欣赏不来孟子义和其他男演员组CP,参见受害者《桃花映江山》刘学义。
同样,该剧的宣传推广策略也值得一提。
开播前,制作方大肆造势,放出了大量精美剧照和预告片,横扫各大平台,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开播后,根据剧情走向,不断策划放出各种话题点,从服道化到制作场景再到人物冲突,甚至是自揭短板吸引大家来讨论,常常占据热搜榜。
这种全方位的推广策略,确保了这部剧在不同兴趣圈层中的曝光度。
除却宣发,制作方嗅觉也很敏锐,抓准了当下最有争议度的话题”女性成长“为故事主线,一开始从剧本到人设都花了功夫去塑造女主角,最终成功立住了窦昭这个独立清醒、坚韧自强、百折不挠的角色形象。
剧方更是善于制造“出圈名场面”,根据剧情巧妙设置了许多能够引发观众情感共鸣的高光时刻,而这些名场面并不仅仅局限在主角身上,配角同样出彩。
神来之笔的一个镜头是,主角调查男主母亲死因时,丫环栖霞还原信件场景那一幕,两个时空交织又远离,栖霞好像成为了那封信,这样的构思比转述更能让观众代入进去。
值得夸赞的是,该剧在制作上花了很多功夫,根据不同剧情搭建场景,营造出了中式美学,服道化精美,妆造符合人设,镜头语言很有质感,光影运用很贴合剧情。
所以我说,《九重紫》会火看似有运气成分,实则是必然的。
诚然,故事是电视剧的核心,但是当其他方面都做得足够好时,是能够弥补剧本上的不足的,从而让观众愿意去包容,毕竟瑕不掩瑜。
《九重紫》的成功折射出了当下影视产业的底层逻辑:影视剧集的承载主体始终是观众,观众的注意力在哪,资源就在哪。
“营销”,这个词从来都不是贬义词,只是看怎么去运用和理解罢了。
而今,电视剧行业大环境就是这样,我不敢一言蔽之这是好还是坏。
现在是流媒体时代,早已不再是那个讲好故事就能收获好口碑好收视率的年代了。
我见过太多剧本优秀,制作精良的作品抛进剧集海洋里却砸不出一滴水花的,反而是一些宣发得体的快餐式爽剧热度居高。
这说明了一部作品要想脱颖而出,仅仅只有好故事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抓准热点,创造出争议点,让观众有参与感,从而收获胜利。
但若,没有好故事只有好策略就一定能行吗?
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
这就造成了如今的一个悖论:观众都在吐槽现在没有好剧本好故事,但是好故事很多时候却没有人去看,如此往返,自然愿意花心思在剧本上的制作方就越来越少了。
但我始终相信“木桶效应”,假使这个短板太短,那么长板再长也是挽救不了的,所以好的故事依旧还是电视剧的核心。
电视剧《九重紫》也一样,虽然剧情俗套,但它做到了讲好这个故事,前后逻辑闭环,细节做到位,只有如此才能被其他长板带动。
作者:长安某,入骨影评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