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黄雀》播出时,观众才发现,赵成顺和赵滨竟然是亲父子。遗憾的是,父子俩在剧中和现实中都保持着距离,合作时竟然连对手戏都没有。这让人不禁感叹: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他们似乎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隔阂”。
赵成顺是圈内知名的老戏骨,深知表演的分量,一直坚持“虎父无犬子”的信条。而赵滨,作为赵成顺的儿子,也凭借自己的努力站上了大舞台,成为了备受认可的演员,演技备受好评。
令人意外的是,曾经父子俩关系冷淡,几乎没有太多话题可聊。赵成顺如何通过表演,最终化解了与叛逆儿子的隔阂,将他从“迷失”的人生轨道上拉回呢?
叛逆少年
在成名后的某次采访中,赵滨毫不掩饰地展示了手臂上的刀疤,笑着对记者说:“看这些,都是我年轻时叛逆的证据!”他并不避讳自己年少时的狂妄与叛逆,但也承认,那段日子差点毁了他的一生。
“改邪归正”之后,赵滨才逐渐意识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是父亲放下事业,回到家乡,才将他从深渊中救了出来。这份深情让赵滨心中充满了感激。
从小,赵滨就像个“野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他的父母早早离异,母亲不知去向,父亲常年在外拍戏,他则在焦作的老家与奶奶一起生活,几乎见不到父母。那时的他,沉迷于街头混混的生活,抽烟、早恋、逃学,做着所有家长和老师不喜欢的事。
当赵成顺得知儿子的情况时,正在外地拍戏。为了儿子的未来,他毅然放下所有工作,回到了焦作。每天亲自管束赵滨,几乎是将儿子“拴”在自己身边。赵成顺不仅回到家乡,还时常带赵滨去剧团,希望通过表演改变儿子的生活轨迹。毕竟,他认为,跟剧团的小演员们在一起,远比继续混迹街头更有前途。
在剧团的日子里,赵滨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开始认真对待表演,并主动提出修改剧本的建议,和小演员们交流时也能提出独到的见解。刚开始,他总是心不甘情不愿地做搬运道具,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甚至连跑腿的工作,也做得越来越积极。赵成顺看在眼里,心里充满了欣慰。
表演之路
自从赵滨树立了目标,他就像脱胎换骨一样,从一个无所事事的少年,变得刻苦努力。为了追求梦想,他决心报考表演学校,早上六点准时起床练习台词。他的坚持也得到了回报,在中戏的武汉区考试中,他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尽管他最后未能进入中戏,但凭借着优异的成绩,他顺利考入了北电。
在北电的学习过程中,赵滨发现自己对音乐剧产生了浓厚兴趣,尽管没有舞蹈基础,学习起来也非常吃力,尤其是舞蹈,每天从早到晚的训练让他感到吃力,但他并未放弃。为了提升身体的柔韧性,他模仿杨丽萍的舞蹈训练,意外地获得了显著的效果。二十多岁才开始学舞的他,不仅自编自跳了现代舞,还一举拿到了全班第一名,这对他来说简直是一个惊喜。
正式出道后的赵滨并没有一帆风顺,最初的几年,他多演一些戏份不多的小配角,角色甚至不如“素人”出道时的表现。然而,赵滨深知“厚积薄发”的道理,不急功近,踏实走每一步,终于在2022年凭借《苍兰诀》爆红。剧中他虽然戏份不多,但也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事业开始迎来转机。
自此之后,他的资源开始变好,口碑也逐步提升。他在电视剧《哈尔滨一九四四》中的出色表现,更是让观众对他刮目相看。许多人表示,他的出现为剧集增添了紧张的氛围,这也是对他演技的最大认可。
子承父业
赵成顺,作为与巩俐同批“北漂”的老演员,演艺之路并不顺畅。虽然他曾凭借与蒋雯丽合作主演的《颍河故事》获得了飞天奖,但那时的演员竞争非常激烈,飞天奖并未为他带来太多的好机会。事业正处上升期时,他毅然回到老家,专心管教儿子,从而错失了不少大好机会。
或许正是因为这段未竟的事业,赵成顺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赵滨身上。为了弥补遗憾,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有的表演经验教给儿子,也带着赵滨一起去剧团学习。
赵滨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在表演学习上非常认真和刻苦。尽管最初只是演一些配角,但他始终坚持本心,从未想着借父亲的名气来获取资源。无论角色大小,他都认真去塑造每一个人物。
父子俩这几年都在各自的影视剧中发光发热,却从未有过真正的合作。虽然心中可能有些许遗憾,但赵滨始终想通过实力证明自己,而不是借助父亲的光环。赵成顺的资源也有限,无法给儿子提供更多帮助。
直到《黄雀》这次机会,父子俩才首次在荧幕上同台演出。虽然他们并未有对手戏,但他们的表演依然令人印象深刻。两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对方的影子,这种传承的默契让人感慨。
尽管他们在剧中外都刻意保持了距离,但看过《黄雀》的观众却纷纷表示,期待父子俩能有更多的合作。而赵滨也表示,“子承父业”对他来说从不是什么压力,而是父亲将自己从黑暗中拉出,给了他新的生活。他从叛逆的少年走到今天,靠的正是这份对表演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