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达为何能在春晚舞台上熠熠生辉20次?其实,与他的妻子关系密切,功不可没。
西安人郭达,从小家庭条件艰辛,爸爸早早离世,他跟随母亲度过了童年。虽然不会演奏,但他父亲留下的那把小提琴总让他感到无比神奇。从15岁起,他便开始在工地上打工,做修路、挖隧道的工作。每天辛苦工作后,他还要走十里路去学习音乐,三年如一日,最终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在校期间,他总爱尝试新奇事物,别人照着课本演戏,而他偏要加入陕西方言的元素。有一次在演《雷雨》时,他给角色增添了句“额滴神啊”,逗得观众笑声不断。毕业后,郭达进入了话剧团,慢慢开始尝试小品。在这个过程中,他幸运地遇见了妻子吴芳,她是剧团的服装师。
两人在剧团相识,吴芳对于细节格外用心,给他修改戏服时缝了不少隐秘的口袋。当郭达决定转型小品表演时,吴芳毫不犹豫地跟着他去北京。第一次上春晚的那一年,他身上的衣服还是吴芳用家里的积蓄购置的,袖口里缝了个平安结,寓意吉利。
那些年,郭达的身体状况不佳,经常受到胃病困扰。每次演出前,吴芳都会悄悄地把药塞到他口袋里,药瓶上写着“饭后吃两片”,字迹相当清晰。而随着他和蔡明朗的合作增多,吴芳有时会感到小小的醋意,但每次演出完后,她仍会准时在后台等候,手里捧着保温杯。
2010年,在演完《家有毕业生》后,郭达在台上突然弯腰,后来才得知是腰疼,手中还攥着吴芳写的注意事项。那张纸条上写着几项要点,其中一项就是“别站太久”。这些年,他养成了按时服药的习惯,八点准时吃降压药,九点十五喝葡萄糖,这些规矩全是吴芳制定的。
蔡明朗对此感到意外,毕竟两人搭档多年,没想到郭达身上竟带着如此多“保命装备”。吴芳还特意给他录下了“吸气呼气”的提示音,演出结束后就播放给他听。
郭达最后一次站上春晚的舞台是在2010年,此后便彻底告别了。可能身体已不支吧。如今,偶尔有人提起他,观众们总充满感慨,毕竟现在的春晚确实比起往昔显得逊色。但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生活继续,大家各自回归自己的节奏。
如今的吴芳依旧照顾着他,这种状态大概会持续一辈子。两人互相关照,这就足够了。